牛眼怎么做【牛眼见牧童之悟】 文题之典故缘起宋代书画大家米芾前辈,据说,米前辈生前有一个怪癖,就是喜欢凭借自己娴熟高超的书画技法临摹字画,然后用自己临摹的赝品偷换其真迹,所以知情者绝不会拿出自己心爱的收藏品在他面前炫耀,害怕他给惦记上。 偶日,他在古玩市场寻找着猎物,走进一家古玩店,无意中看到墙壁上挂着一幅唐代画牛高人戴嵩的牧牛图,米前辈一下子被画中传神的牛和诗吸引住了。只见画中的大黄牛并未低头吃草,它那心神不安的眼睛,似乎在四处张望寻找着自己的小主人,也不知道它还是预感到了老天要变脸,反正它是处在一种焦躁不安的状态。题画诗是刘驾所作:牧童见客拜,山果怀中落。昼日驱牛归,前溪风雨恶。诗意说牧童放牛于山坡,他却去树林采摘野果玩。当他怀揣野果走到牧牛的草地时,遇到一个问路的远客,在向远客还礼作揖时,把怀里的野果子洒落了一地。客人边帮着捡边告诉他,我刚从溪水那边过来,哪里正风雨交加,你赶快趁着乌云还没有刮过来,赶着牛回家去吧。诗意是理解了,但是店掌柜已经给他续了三次茶水了,他还是没有琢磨出来画中缺牧童的道理。 米前辈的癖好又痒了起来,找借口说没有看够,要带回画作细品几日。店掌柜对他的鬼点子早有耳闻,明知道他想拿回去造假,一是碍于情面,二是店掌柜对画心中有数,就由着他拿走了。米前辈拿回画作,立马就施展开他那模仿伪造的才能,没过几天临摹出来的作品,从设色到技法再到落款印章,样样是以假乱真。于是乎就侥幸地派下人给古玩店送去了赝品。但他没想到的是店掌柜跟着送画人笑眯眯地上门来了,张口就要他的真迹牧牛图。米芾还狡辩说送去的就是真迹,不料店掌柜听后哈哈大笑起来,笑罢嘲讽道:大人有所不知,我那原画牛眼里面可是能看到牧童身影的,而你画的牛眼睛里面什么也没有,所以此画虽无牧童却叫做牧牛图,这就是该画的绝妙之处也。米前辈听了人家的一席话,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他无奈地拿出来真迹,仔细观察了人家画的牛眼睛,果然在两个眼睛里面各看到一个牧童的身影,只能把真迹还给了人家。他心里由衷佩服戴嵩的构思立意之超妙,心里自愧不如但嘴上还是不服气地嘟囔着:我怎么就没有想到呢?这样的典故还有北宋皇帝宋徽宗赵佶,他在朝廷考试画家的构图、立意和意境时,就曾出过踏花归来马蹄香的画题。 1 笔者愚思蠢想着牛眼见牧童之道理,大概人世间三百六十行,无论去学什么必先下一番苦功,学到艺之精绝处就上了高超的境界,正如俗话说:得道者一缕藕丝牵大象,盲修者千钧铁棒打苍蝇。诸葛孔明奇思妙想造木牛流马谁能仿造?那个屠家高手能像庖丁那样被请到君王府上为其宰牛解肉?白石老人画虾须似若颤抖那个能临?悲鸿大师画马似有嘶鸣那个敢摹?这些蕴涵着生活体验的绝技,大概是境界的价值吧。 文者切不可没读古人之文篇,不明后贤怀古之道理,就敢去写肤泛不切之文;武者只学了个花拳绣腿,不达观千剑而后识器之境,就想去称霸武林,只能做出伏而咶天之举。牛眼见牧童告诉了我们一条哲理:学无止境习艺无涯,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赞(散文编辑:可儿) 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07077bb31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a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