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社会学的角度,噪音会呈现怎样的“趣味”? 作者:莫小北 居住在一隅天地间,却难免苦于噪音扰乱。若从社会学的角度观之,噪音又会呈现出怎样的“趣味”呢? 首先,噪音与私权有关。对“我”的承认和重视意味着权利观念的普及,噪音则是对“我”的权利的侵犯。我们期待能够掌控自己所 处的环境,满足自己的节奏,但是噪音打破了这一假定。住在房屋中,我们对实体的拥有也不容许噪音这种无形的侵扰,所以会对之感到愤怒。这是私人空间排斥噪音的缘由,而公共场合的所有权模糊这一潜在冲突,也会因噪音的出现而凸显。 其次,噪音与品味的对决。上层阶级与下层阶级的品味存在注重形式和强调功能之别。当下层以体力谋生,热热闹闹群聚时,上层则依赖于脑力,敏感于人际间的距离。这意味着,对噪音的反感更是上层品味的反映,是上层经由特定的生活方式塑造,所形成的特殊偏好流行的结果。 当理性、矜持、冷漠成为大城市的品格,对“例外”的排斥也就不可避免。于是,那些与主流生活模式相违背的声音成了“噪音”,在科学与文明的规训系统中被污名。 定义什么是噪音,既是与分贝有关的物理学和与健康有关的医学议题,也是一个评价什么是教养的社会学现象。当安静成为优越性的象征,对噪音的鄙夷也就成为了一种禁锢。噪音之“噪”,勾勒的是混乱、无序的画面感,它扰动了耳膜,更侵袭着社会等级。所以,噪音是生活方式的较量,背后关系到资源的分配和权力的行使。 身体是社会铭刻的场所。对于多少分贝的噪音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人的健康的度量,离不开工业秩序对劳动身体的需要和规划。另一方面,在消费主义的想象中,高贵的、优雅的身体是从容的、不疾不徐的,而噪音显然是对这一意向的破坏,理应受到“围剿”。 最后,噪音的社会学属性还体现在它的相对性上。在节庆时,鞭炮声不是噪音,而是喜悦情绪的表达。对厌倦无情都市生活的人来说,小镇里的喧嚣不是恼人的噪音,而是人情的脉搏。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07287e54a649b6648d7c1c708a1284ac950057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