喟然一叹中的无奈

时间:2023-01-19 10:05:15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雷声申报材料 论文二

说明:本文发表于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刊号:ISSN 1004-60972004年第12期。全文2100多字。刊物发表时,个别语句有修改。申报材料中,附有原刊物及复印件。



喟然一叹中的无奈

——对《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的另一种解读



成都十二中语文 雷声



高中语文第一册新增选了《论语》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章(以下简称《侍坐章》。这是一篇非常精彩的课文,而其中的高潮出现在曾皙的一答和孔子的一叹中: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查看教师用书及多种《论语》注解,都把这段话理解为曾皙的洒脱打动了孔子,而且认为曾皙的回答是是结合国情的治国措施,灵活地将老师的“礼”治思想体现了出来,展现了一幅国治之后其乐融融的图景。正因为如此,孔子才会叹而“与”之。例如教参上:

“孔子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在本文中,可看出他们师生关系十分融洽、常平等。他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对每个人的情况了如指掌。即使在日常交谈中,也引导学生立志,关心国家政事,坚持正面教育为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他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当四个学生述志后,他高屋建瓴地将他们的发言上升到“礼治”,将他们要做的事上升到与治国有关的高度,很有指导意义。(见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第一册教师教学用法》

“认为曾皙是主张以礼治国,他说的是礼治的结果,是太平盛世的图景,孔子的“仁政”“礼治”“教化”的政治主张相符,因此孔子说“吾与点也”。 (同上)

其实,这种解读的实质是把全篇生硬地拉扯到孔子“礼”的范畴之下,处处将日常言语与孔子济世经国的抱负联结起来,在貌似崇高与正统中或许曲解了孔子的原意。



对于此章的另一种解读是:孔子看到子路等三人各有所长,是济世经国的良才,深感欣慰,但又考虑到大道不行、礼仪尽弃而良才不可用,伤感之下不禁特


雷声申报材料 论文二

别欣赏曾皙的洒脱闲适,所以才喟然一叹,由衷地说:我和曾皙一样啊! 这一叹,既是对曾皙的肯定,更是对世道的无奈。济世经国的理想破灭,推行礼仪教化的努力处处碰壁,孔子不由萌生一种退意,萌生一种超脱诸国纷乱而从容于日常乐趣间的情绪。这种理解不是没有根据的。

首先,我们可以考订本章所记叙内容的时间。孔子一生设馆授徒有两个时期,一是孔子三十六岁自齐返鲁到五十岁出仕前;二是孔子周游列国后于六十八岁时返回鲁国后。根据本篇记载的人物可知,《侍坐章》当写于第一时期,因为文中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是孔子前期所收的徒弟。由四人与孔子的年龄可推断,本章当写于孔子五十岁左右。在这个时间,孔子在鲁国已经待了十多年,虽然声誉卓著,但由于统治者崇尚武力加之鲁国阳货当权,孔子的才能一直没有得到发挥,心中满腔的抱负无从施展。由此,这“喟然一叹”中露出无奈、消隐当是合于情理。

其次,我们从曾皙的角度来考虑。孔子把自己的弟子分作四等:中行之士、狂放之士、狷介之士、乡愿之士,而曾皙就是属于狂放之士。翻检整部《论语》我们看不到有任何曾皙积极用世的记载,只能通过零星材料知道曾皙是一个普通的劳动者,他出身没落贵族之家,《说苑·立本》中记其子“衣敝衣以耕”《战国策》卷二记其妻亲自织布维持生活;《孔子家语·六本》记载“曾子耘瓜损伤其根”后,曾皙大发脾气,把儿子痛打了一顿。由此可知,曾皙当是一个较为贫困的劳动者。要让这样的一个曾皙谈出礼仪治国教化百姓的话来恐怕有些困难,相反,说一说闲适隐逸的日常乐趣倒是十分贴切的。这样的闲适隐逸的日常乐趣一经说出,刺激了孔子郁愤愁结的心灵,所以孔子不禁于无奈当中心生退意,会发出那“喟然一叹”

再次,孔子在《论语》中也多次流露消极隐逸的思想,这也是一个鲜活的人面临困境时情感的自然流露: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论语〃公冶长》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论语〃述而》

在《史记·孔子世家》中也说:“鲁终不能用孔子,孔子亦不求仕。……(孔子)曰:吾道穷矣……”,这些都是孔子思想中消极的一面。

孔子的可爱可敬就在于他是一个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人,如果处处拔高孔子,处处将孔子置于礼仪教化之下,处处给孔子的言行蒙上理学的外衣,那么孔子也就离我们远去而成为高高在上的神灵。“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所体现的是孔子自强不息、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入世理想,融合《论语•先进》“吾与点也”表现的洁身自处、淡薄名利、恬然安适的隐逸倾向,才在孔子的生命状态中,张扬出其真实的生命样态,而这二者又构成一个人完备的人格心理和行为模式,也即是后世儒者所阐释的山林与庙堂,抑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人生理想境界,但反观历史和现实,片面的拔高和伪圣的解读却充斥书本当中,杨树达《论语疏证》中也说“孔子与曾点者,以点之言为太平社会之缩影也。”;《中国历代散文选》上册也这样阐述:“全文突出了儒家的礼乐治国的理想。”。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0c14518f111f18583d05aa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