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把“孝”文化纳入青少年教育重要课程 在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的今天,由于家长的溺爱,造成了很多青少年自私自利,他们大多数觉得家长的爱护和关心是理所当然的,从而不懂得尊重他人。对老师和父母的教育有抵触和逆反的情绪,总认为父母与自己有代沟,不愿与父母交流沟通。特别是双休日外出不告知家长,在外逗留较长时间,让父母担心的现象时有发生。 从这些现象中暴露出来的不仅仅是新时代的青少年娇气蛮狠的一面,更重要的是他们把中国五千年历史之中尤为重要的一种文化给遗忘,那就是“孝”。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古国。孝文化是社会发展中,持续时间最长,流传最广的一种文化,因此也有百善孝为先的说法。然而,现在时代发展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水平持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从饥寒交迫的时代瞬间穿越到了小康生活,时代是进步了,随着国家计划生育等政策的出台,家庭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因此,独生子女成为一个家庭的小皇帝,从小不让吃一点苦,父母对其凡事逆来顺受,娇生惯养。这就导致现在的孩子脾气越来越大,越来越蛮狠无理。“孝”在他们的意识中渐渐模糊。 对青少年“孝”文化的灌输迫在眉睫,如何着手呢? 一、提高认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孝敬父母,这是作为21世纪的新一代中学生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在一切以经济发展为先的社会大环境下,如何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在物质社会中迷失自己,以一颗感恩的心对待身边的人,用爱心回报社会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特别是孝敬礼仪教育是十分有必要的,更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具体目标: 孝敬父母,出门回家主动问好,外出先打招呼;能够主动与父母谈心,不顶撞父母;勤俭节约,不吃零食,明白父母的辛劳;适时致谢;受到父母惩罚时态度端正,体谅、理解父母;受到错怪时,耐心听说、和气解释;长辈之间闹矛盾时尽所能灭火、恳求停战、做些善后工作,促其和好;父母做错事主动安慰、学会谅解、不把过错当作把柄去揭短。 三、具体实践活动 在实际教育教学中,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 1、开展“为了母亲的微笑”、“当我从父母手中接过生活费时”、 “感谢母爱”等主题班会 通过召开相关的主题班会,由学生来阐述他们心目当中的“孝敬”是怎么样的,目前对父母的“孝敬”做的如何,由学生说明不足的地方有哪些:如是否经父母同意外出、是否与父母顶嘴等,具体分析各个方面所存在的问题,讨论改进的措施,并根据不足制定出下一阶段的计划,而且每月评选出班级中 “敬”之星,在班内表扬。 2、开展“三个一”活动 “三个一”活动即:为父母洗一次脚,为父母做一次可口的饭菜,与父母一次促膝长谈。活动开展以后让学生谈感受,谈自己思想的变化,在班上进行交流,与大家共同分享。 3、加强特殊节日的宣传教育,以实际行动深化感恩 加大节日学习的力度。如:母亲节、父亲节、感恩节、重阳节等,开展有意义的活动。在母亲节召开班会课,课前布置学生为母亲做一件事情,课上首先由同学讲述母亲为自己所做的感人故事,再是自己为母亲所做的事情,班级评选出最有价值的事情,予以表扬学习,并持续跟踪调查。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0df4530ff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b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