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歌中的“动静” 古人涉及到景物的诗歌,有很多都离不开对“动”“静”的描写。 一、以动衬静是以动态的景物来反衬静态的景象,烘托出一种更宁静的环境。南朝诗人王籍的《入若耶溪》中“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两句常被称颂。夏日蝉噪,方知风声松涛俱息,才显得山林更寂静;唯闻鸟语婉转,方知人迹不到,才显得山更幽深。以“蝉噪”衬托“林静”,用“鸟鸣”显现“山幽”,以动写静,以动衬静,动中写静,充满生气。 二、化静为动就是把静态的东西用一种动态的栩栩如生的画面写出来,将静态的形象化为生动的场景。欧阳修的《蝶恋花》一词,抒发的词人对落红遍地的暮春景象的无限伤感。词中写道:“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花是静态之物、无情之物,在这里都染上了词人的主观情感,以否定的方式化无情为有情,化静态为动态。花本来是不能“语”的,词人说它“不语”,并不违反事实,但此刻的“不语”,却包含着它原先能语、有语、欲语的动感。 三、化动为静就是把动态的事物从静态的角度写出来。唐代诗人温庭筠《咸阳值雨》:“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蒙隔钓船。还似洞庭春水色,晓云将入岳阳天。”首句意思是说,在咸阳桥上遇雨了,那雨宛如悬在空中的水晶帷帘。一个“悬”字化动为静,既细致准确地描绘出了细雨如丝、密密飘洒的客观景象,又将诗人自己当时特定的主观感受“移植”到读者的心里,让人感同身受,仿佛读者也正置身于绵密飘洒的雨丝之中。这与李白《望庐山瀑布》中“遥看瀑布挂前川”的“挂”有异曲同工之妙。偌大的瀑布,谁能把它挂起呢?远远望去,那倾泻的瀑布不正像一条巨幅的白练挂在山间吗?这正是化动为静带来的奇效。 四、动静结合往往是在一种意境里描写动态与静态,形成意境中的和谐统一。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词的一、二两句静中有动,而偏重于静境的描绘,鹊惊、蝉鸣,则显出环境的幽静;三、四两句写在词人的感觉里,俨然听到群蛙在稻田中齐声喧嚷,争说丰年。蛙声一片,稻香一片,又闹又静,烘托出一片浓郁的“丰年”喜庆气氛。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11f9eb2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d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