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之动静结合(学案) 1.动静结合特点:这就是在一种意境里描写动态与静态,并且往往是以静为主,以动衬静的方式(这里的“动”含动与声:如“鸟鸣山更幽”“鸣”为声)。因此,动静结合的写景手法,与衬托密切关联。 2.常见的动静关系 化动为静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化静为动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以动衬静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动静结合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3. 出题模式: (1)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2)赏析诗歌某联如何写静、动景。 (3)从“动”与“静”的角度分析景中包含了怎样的感情。 4.答题步骤 ①先分析“动与静”在诗句中分别写什么 ②分析“动静” 关系:以静衬动、以动衬静、动静结合。 ③阐明“动静” 的表达效果(或作用) 简言之:分动静+点关系+说效果 动静结合的艺术效果:①表现景物的静谧,内心的安逸或寂寞,感伤或闲适。 ②使诗歌更生动、鲜活,富有感染力。 ③构成一幅…...生动的景象。 5.例题赏析 雨后池上 刘攽(bān)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问: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答:①一、二两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楹"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静态。三、四两句用"忽起"、"垂杨舞"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等,表现了雨后池上的一种动态之美。②诗既写出了静态,又写出了动态,以静显动,又以动衬静,动静结合。③组成了一幅清新优美的雨后池塘春景图。 6.随堂检测 漫成一首 杜甫 江月人去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鸟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译文】 水中的月影离我只有数尺之远,风灯照着夜空,马上就要到三更天了。栖息在沙滩的白鹭静静地蜷身而睡,唯有船尾鱼儿跳出水面时偶尔发出响声。 问:分析诗歌中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 解析:①诗中描绘江中月影近船;风灯在月下灯光显得冲淡柔和;月照沙岸如雪,夜宿白鹭团聚在沙滩上,睡得那样安恬,这些是静景;忽然船尾传来拨剌的声音,显然刚有一条大鱼跃出水面,这是动景。(分动静)②第四句鱼跳的“动”更衬托出第三句景物的“静”。以动写静。(明关系)③营造出清幽、静谧的意境,洋溢着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界小生命的热爱。(点效果) (注:安史之乱开始,他一直流亡颠沛,后弃官西行,入蜀定居成都,这首诗是杜甫流寓巴蜀时期写的 。 【注释】 ①漫成:即诗人一时应手之作。 ②联拳:通“连蜷”,蜷身之意。 这首诗作于766年,当时杜甫正在从云安前往夔州的船上。) 秋蕊香 张耒(lěi) 帘幕疏疏风透,一线香飘金兽。朱栏倚遍黄昏后,廊上月华如昼。 别离滋味浓于酒,著人瘦。此情不及墙东柳,春色年年如旧。 问:上阕寓情于景,请从“动”与“静”的角度分析景中包含了怎样的感情。 答:①上阕起首两句写微风使金兽炉中的一线香烟袅袅飘动是动态描写;后两句写倚栏望远,皓月流辉,是静态描写;(分动静) ② 上阕动静结合,以动衬静;(明关系) ③表现出主人公内心的孤寂、苦闷之情。(点效果) 【译文】 户外的风吹进疏帘,香炉里飘起一线香烟。黄昏后倚遍红色的栏杆,廊上的月光如同白天。 别离的滋味比酒还浓酽,令人瘦损病恹恹。此情比不上墙东的杨柳,春泉时柳色依旧如去年。 【注释】 秋蕊香:词牌名,双调48字, 仄韵,又有同名慢词,双调97字,平韵。 疏疏:稀疏。 金兽:兽形的香炉。 朱栏,红色栏杆。 月华:月光。 著人:使人。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fc6bd7033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b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