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考察随笔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作为一名历史学学生,更应该做到知行合一,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今年五月份在学院和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在南京进行了为期四天的专业考察。 南京市中国四大古都之一。“文学之昌盛,人物之俊彦,山川之灵秀,气象之雄伟,以及与民族患难与共,休戚相关之密切,尤以金陵为最”南京是中国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见证了春秋青铜文化到秦汉郡县的发展,六朝帝王之州的崛起,朱元璋在这里建立明都城,孙中山先生在此创建民国。南京这座城市,见证了中国历史历史的变迁与发展。 朱自清先生曾经这样评价过南京:“逛南京像逛古董铺子,到处都有些时代侵蚀的痕迹。你可以揣摩,你可以凭吊,可以悠然遐想……”这次专业考察也算是将南京“逛”了个遍。 考察的第一个地点便是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大屠杀纪念馆全称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它是中国南京市人民政府为铭记1937年 12月13日日军攻占南京后制造的南京大屠杀事件而筹建。位于中国南京城西江东门茶亭东街原日军大屠杀遗址之一的万人坑。建筑物采用灰白色大理石垒砌而成,气势恢宏,庄严肃穆,是一处以史料、文物、建筑、雕塑、影视等综合手法,全面展示“南京大屠杀”特大惨案的专史陈列馆。馆的正大门左侧镌刻着邓小平手书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 遇难同胞纪念馆”馆名。陈列分广场陈列、遗骨陈列、史料陈列三大部分。广场陈列由悼念广场、祭奠广场、墓地广场3个外景陈列场所组成。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祭奠广场,有一个像灵堂似的房间很小,房间里漆黑阴冷,忽闪着许多烛光,像是一个个传说中的鬼火,每一盏灯都像是一个无辜的冤魂在哭泣。参观的当天,天空飘着小雨,心情异常沉重即久久不能平静。 随后去了中山陵和明孝陵。中山陵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寝,及其附属纪念建筑群。中山陵位于南京市玄武区紫金山南麓钟山风景区内,前临平川,背拥青嶂,东毗灵谷寺,西邻明孝陵,整个建筑群依山势而建,由南往北沿中轴线逐渐升高,主要建筑有博爱坊、墓道、陵门、石阶、碑亭、祭堂和墓室等。明孝陵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和皇后马氏的合葬墓,它位于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是南京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帝王陵墓,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了。明孝陵继承了唐,宋以来帝陵的主要规划,并为以后的明十三陵,乃至清代的东、西陵所沿袭,具有承先启后的作用。在明孝陵的众多景点中,神道给人印象最为深刻。神孝陵的神道石像生是朱元璋生前大驾卤薄的反映。明孝陵的神道石像生是朱元璋生前大驾卤薄的反映。 我们还参观了总统府,雄伟的总统府大门上刻着“总统府”三个大字,我顿生敬畏之情。总统府是民国政府办公旧址。明初为归德侯陈理所居住。永乐二年朱棣封次子朱高煦为汉王,将侯府扩建为汉王府,府内“煦园”的名称沿用至今。清代为两江总督衙署。太平天国时期改作天王洪秀全的天朝宫殿,太平天国失败后又作两江总督署。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在此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蒋介石的民国政府于1948年将原两江总督署的辕门改为欧式门楼,上书“总统府”。新中国诞生后,省级机关进驻这座府邸,近几年已陆续迁出,对游人开放,并正在筹建中国近代史博物馆。一步一步走在总统府内,让我有种身负大任的感觉,这里曾今是许多名人办公之处,而如今能在这里参观,这是一件想想就让人兴奋的事情,更何况现在我们正在做这件事情,心情更是万分激动。陆续参观了子超楼、煦园、行政院办公厅、临时大总统办公室、孙中山起居室、总统府会客室、政务局大楼、“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展等地方,让我对民国时期以及太平天国时的了解又进一步加深了。 作为专业考察,提前作一些准备性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否则去实地参观考察就不算考察了,只是走马观花,囫囵吐枣,只能像普通游客那样随便看看,不能形成更加专业性的认识。过这次实地考察,不仅让我切身地考察到了南京作为六朝古都的以及经过历史的沉淀的城市厚重感,使我对南京城市发展有了初步的认识。南京的考察已经结束了,但是南京考察带给我的感悟和震撼是难忘的。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149083c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d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