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时间:2023-01-29 15:23:12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知识结构】

一、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

1、初步建立: 召开

1)背景: 胜利发展 2)任务:筹建

3)时间、地点:19499

4)代表特点:广泛性

5)内容:

A、通过了《

内容 ①规定国家性质是 国家,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以 领导的、以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 ②规定了国家各个方面的

性质:

共同纲领确立了 ,具有 的性质。 B、选举产生了

C、决定了 6)职能(19491954:代行 的职权 2、正式建立: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

1)主要职能:

2)政协的性质: 组织。

3、发展(新阶段)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1 年,中共提出“ ”的方针。 2)组成最广泛的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 (根本政治制度)

1、创立: 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内容:

1)通过《 (五四宪法)

①内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 ②原则: ③性质:是新中国第一部 的宪法。

④作用:以国家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选举了国家领导人。

2、作用: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 ,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1、原因: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目的: .

3、法律依据① 规定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② 正式确认。

4、含义: 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设立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由当地民族当家作主。5、实施: 11947年, 自治区

250年代:新疆、广西、宁夏

31965 自治区

6、意义:满足了少数民族 的愿望,实现了 ,也保证了 总结: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内容:

1 2 3 【巩固训练】

1.1954921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题为《人民民主政治发展的新阶段》的社论。该社论所说的

“新阶段”开始的标志是

A《共同纲领》的制定实施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实施 C“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提出 D.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2. “比较”是历史学习、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穿越时空,我们不难发现我国历史上三大宪法或宪法性

文件的巨大差异。下列选项中,对应准确的是



A.①解放战争胜利发展 ②正式确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③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B.①新中国成立后 ②规定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性质 ③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

C.①解放战争胜利发展 ②正式确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③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

D.①三大战役胜利 ②规定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性质 ③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3. “这个宪法以1949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基础,又是共同纲领的发展。”这部宪法的发展主要体现在 A.实行人民民主专政B.明确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C.以工农联盟为基础D.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4.国民党元老邵力子曾说:“无论哪个国家,当它强盛的时候,一定是边疆安全的时候。因为国家的强盛,必须先把边疆做成金城汤池,使敌国外患无由侵入,然后中枢权威才能巩固,整个国家的安全才有了保障。下列举措能体现这个观点的是 A.辽朝的“蕃汉分治” B.郑成功收复台湾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新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 5. 19454月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的报告中提出:“在广泛的民主基础之上,召开国民代表大会,成

立包括更广大范围的各党各派和无党无派代表人物在内的同样是联合性质的民主的正式的政府,领导解放后的全国人民,将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国家。”这个主张的实现是通过 A《双十协定》B《和平建国纲领》C《国内和平协定》D《共同纲领》 6.195412月,毛泽东在一次党内外人士座谈会上指出,政协仍有存有的必要,但是我们不能把政协搞

成国家权力机关。此话的主要背景是

A.第一个五年计划颁布 B.社会主义改造完成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D.中共“八大”召开 7.1954年,当选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1226名代表,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经过普选产生的,故此次大会又被称为“第一次真正的人民大会”。这次“真正的人民大会”的主要功绩是 A.人民代表由海选产生,体现了民主的广泛性B.规定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开始成为国家主人

C.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D.人民有了行使政治权力的唯一机关
8.某年12月,毛泽东在一次党内外人士座谈会上指出,政协仍有存有的必要,但是我们不能把政协搞成国家权力机关。此话的主要背景是( )

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颁布 B.社会主义改造完成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D.中共八大召开 9.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将归绥(归顺、平定之意)改为呼和浩特(意为青色的城)、迪化(开导、教化之意)改为乌鲁木齐(意为优美牧场);这说明新中国( )

A.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B.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D.贯彻各民族平等的原则 10.根据《共同纲领》规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职能是( ) ①最高权力机关 ②民主监督职能 ③参政议政职能 ④统一战线组织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111959年建成的人民大会堂,是新中国成长的见证,它既是人民参政议政、处理内政外交事务的殿堂,又是一座历史丰碑。人民大会堂见证的历史有( )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C.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

12 “这种制度,从根本上克服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两党制或多党制互相攻讦、互相倾轧的弊病,能够保证集中领导与广泛民主、充满活力与富有效率的有机统一。我们要继续坚持和完善这个制度……”“这个制度”是(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村民选举制度 13.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民主政治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下列关于三部文献的表述,不准确的是



6 7 8

A.图6颁布于1912B.图7由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制定

C.图8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D.都对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起到积极作用

14.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参加北平市首次各界人民代表大会后,感慨万端:“我踏进会场,就看见很多人,穿制服的,穿工装的,穿短衫的,穿旗袍的,穿西服的,穿长袍的,还有位戴瓜帽的——这许多一望而知不同的人物,会在一个会场里一起讨论问题,在我说是生平第一次。”材料中的“第一次”从侧面反

映出新社会的政治生活和社会变革具有①平等性 ②广泛性 ③继承性 ④深刻性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5 1954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有以下部分条款:“三、协助国家机关,推动社会力量,实现国家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建设计划。四、密切联系群众,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提出建议。”由此可以看出

A.政协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B.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 C.政协成为各党派的联合执政机构 D.政协的职能发生了转变

16.某学校组织了一次主题为“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图片展,展览内容按不同年代分为若干板块,在50年代板块中可能展出的图片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封面B.某村村民委员会直接选举的现场 C.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内容片段D.颁行《民事诉讼法》消息的报纸

17.新中国成立后,黄炎培欣然接受政务院副总理兼轻工部部长,他儿子问他为什么年过七旬却做起官来,他回答说:人民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是自家的政府。自家的事,需要人做时,自家人不应该不做,是做事,不是做官。这表明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满足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愿望 B.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调动了民主人士积极性 C.出席政治协商会议的民主人士代表居大多数

D.中国共产党实行了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18a824d5b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e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