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习作 二十年后回故乡 教材分析 本次习作是想象作文,是本级思乡主题的延续。目的是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家乡的美好感情。对小学生来说,世事变化、岁月沧桑并不容易体会,他们的想象有可能稚嫩、情感就显得肤浅。唯有用情感去点燃习作的兴趣,用变化去促成想象,开启思路。 习作要求: 1. 大胆想象二十年后家乡人、事、景、物的巨大变化,学习用人事景物,表达对家乡的热爱、怀念之情。 2、用具体的人、事、景、物按一定的顺序把家乡的巨大变化写具体。 3.指导学生修改习作,并把修改后的习作读给大家听。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描绘二十年后美丽的家乡。 2.引导学生把从本组课文的学习中掌握的表达对人、事、景、物感情的写作手法,运用到实际的写作之中。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师:“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家乡对于一名游子而言,意味着什么?曾在北方参军的我是深有体会的。虽然离开家乡才两年,但家乡的变化已让我感到惊喜、自豪。同学们,也许你们以后也会离开自己的家乡。假如20年后,你重新回到家乡,你会是什么样子?家乡又是什么样子?我们和周围的一切又会怎么样呢?如果我们再聚在一起,又会是怎样的情景?今天,我们就用我们的笔,来描绘《二十年后回故乡》(板书) 2.提出习作要求,明确想象重点和习作重点。 二、推想二十年后家乡的变化,建构文源 1.师例举一方面指导学生想象,比如侧重变化想象,可以写房屋道路变化,可以写家乡伙伴的变化;比如侧重场面描写,可以写与好朋友久别重逢的场面;可以写回家的历程;还可以家乡的某处景观… 2.提示思路,让学生自主想象,建构文源。 (1)家乡二十年后的变化 街道——商场——广场——公园——河流——家及家人 (2)十年后与亲人团聚的场面 家的变化(环境)——爷爷奶奶外貌、言行的变化——爸爸妈妈外貌、言行的变化——诉说家乡的变化、离别 (3)十年后与同学聚会的场面 我回到家乡——与同学联络、聚会地点——与同学、老师见面、交流(外貌、言行、工作情况、生活情况)——依依惜别 三、师生合作,探索表达方法 (1)交流网上、作文书上、教科书中同类文章的表达方法(开头、结尾、怎样用具体的人、事、景、物按一定的顺序把家乡的巨大变化写具体) (2)说说自己文章的写作思路、开头结尾。 (3)指导学生编写作文提纲(老师举例——学生编写——集体示导——个别辅导) 第二课时 一、回忆习作要求,确定习作内容。 二、试写初稿,自行修改 1.要求书写工整,语句通顺。 2.教师巡视 ,提示用用具体的人、事、景、物按一定的顺序把家乡的巨大变化写具体 第三课时 一、小组评议,互改 1.小组内互读互改,提出修改建议。 2.修改步骤:思路——重点(家乡人事景物的变化)——开头、结尾——字词句(是否通顺) 二、佳作赏评 1.每个小组推选好的作品进行全班赏评,可以是全文,可以是片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赏评。 2.请部分学生介绍自己习作成功的原因,对其它同学进行启发。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2048a3fac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d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