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瞿秋白(1899.1-1935) 江苏常州人,散文作家,文学评论家。他曾两度担任中国共产党最高领导人,是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重要奠基者之一,上海大学原教务长兼社会学系主任,在国共合作的背景下,把上大建设为南方的新文化运动中心,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民族振兴输送了一大栋梁之才。1935年2月在福建长汀县被国民党军逮捕,6月18日慷慨就义,时年36岁。 1950年12月31日,毛泽东为《瞿秋白文集》题词,高度赞扬他说:“在革命困难的年月里坚持了英雄的立场,宁愿向刽子手的屠刀走去,不愿屈服。他的这种为人民工作的精神,这种临难不屈的意志和他在文字中保存下来的思想,将永远活着,不会死去。 遗书节选 ” 如果人有灵魂的话,何必要这个躯壳!但是,如果没有的话,这个躯壳又有什么用?(狱中题照) 这世界对于我仍然是非常美丽的。一切新的、斗争的、勇敢的都在前进。那么好的花朵、果子、那么清秀的山和水,那么雄伟的工厂和烟囱,月亮的光似乎也比从前更光明了。 瞿秋白就义前最后留影但是,永别了,美丽的世界! 散文集 《饿乡纪程》和《赤都心史》是两部带有极大散文风格的游记作品,二者在内容等方面的承接使其恰好成为相得益彰的“姊妹篇”。 收杂感、散记、小品、游记、读书录、散文诗四十六篇。记述作者在考察莫斯科时的见闻,描绘了十月革命胜利初期苏俄社会生活中新的生机,介绍了不少著名人物的活动,并记录了自己的思想演变过程。这两部作品一方面为当时的国人直观地展示了苏俄在其诞生之初的原生性的社会形态,并通过这种展示抒发了作者一系列的政治主张与感受,从而表现出一种愿意反映并参与到社会政治变革中来的热情;另一方面又从文学的角度,以极端散文化且带有一定诗意的笔触刻画出作者复杂而深刻的思想及心灵运动,这种运动是高度内在及个人化的,是作者在面对深刻的社会变革时所进行的一番精神上的独舞。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24f511ebed5b9f3f90f1c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