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大典》:共和国成立的艺术见证 作者:暂无 来源:《艺术品鉴》 2019年第2期 作为现代油画的经典作品,《开国大典》一直被誉为“共和国成立的艺术见证”。它深入人心,是表现新中国成立这一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艺术作品,也凝聚着一代又一代新中国建设者的爱国情感。 一个时代的记录 1951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30周年纪念日。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30周年,中国革命博物馆开始筹备建党30周年绘画展览。经过几个月征集,画家们为这次展览拿出了近百件绘画作品,但结果并不令人满意。当时博物馆的负责人说:“作为国家级博物馆所收藏的有关党史的绘画作品,没有一件展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力作显然是不合适的。” 1952年,革博决定委托中央美术学院组织完成一批表现新中国的油画,其中巨幅油画《开国大典》的创作任务交给了37岁的青年画家、知名教授董希文。 1953年9月27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刊登油画《开国大典》,这幅画被大批出版后又被印制为年画发售,并进人中小学课本。然而几乎是从画作诞生起,在二十多年时间里,画布上的人物就几经删除和添加,油画本身则被再度复制和修改。这些修改折射出共和国几十年的政治风云。《开国大典》不仅定格了1949年10月的那一天,更记录了一段中国人无法回避的历史。 董希文,浙江绍兴人,专业美术院校出身,曾在敦煌临摹壁画三年。1949年初北平解放,董希文创作了水粉画《北平入城式》,他也曾亲眼目睹了开国大典的盛况。新中国第一次文代会上,他还受任为毛泽东、朱德画像。绘制开国大典上的领导人群像,董希文是再合适不过的人选。 当时,董希文正带着学生们在京郊石景山发电厂深入生活,边写生边劳动。他受召回京,立刻投入创作,然而他发现所有照片和影像资料画面中,领导人和群众都没有出现在一起。在他的想象中,《开国大典》应该是新中国开国领导与广场群众同在一个画面的场景,于是他决定做一个大胆的尝试。 董希文在一张明信片大小的纸上画了一个草图,画面左边是众多国家领导人,右面则为布满鲜花的广场,这样左实右虚的布局按一般构图规律来看是有失平衡的,却加大了领导人与广场群众一近一远、一少一多的对比效果。 “这幅草图试图把天安门广场的群众场面和城楼上的国家领导人联系在一起,我认为不这样不足以表现新中国成立这一历史事件的宏伟气概……”董希文在给著名油画家艾中信的信中这样说。徐悲鸿、艾中信、江丰、吴作人、罗工柳等名家对这幅作品的构图很是赞赏。 董希文还在草图中大胆地将原本应该在毛泽东右前侧的一个大红柱子抽掉了,广场顿显阔大,为整个画面增添了不小的气势。建筑大师梁思成看后,称赞说:“画面右方有一个柱子没有画上去……这在建筑学上是一个大错误,但是在绘画艺术上却是一个大成功。” 当《开国大典》完成七八成时,董希文的老友、著名油画家艾中信等人去他的画室参观。讨论中他们发现,原本身材高大的毛泽东,由于站立的位置居中靠前,在画面上显得不够高。大家一致认为,毛泽东的形象不应受立足点造成的透视缩小的限制,有必要加高几分。虽然加高不到一寸,但工程不小,为了使画面不留痕迹,董希文用稀料谨慎地把原画部分洗去,重新画了一遍。 从开始创作到局部修改完毕,董希文用了不到三个月时间,长4米、宽23米的巨型油画《开国大典》便创作完成了。画面上,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的中央,正在麦克风前庄严地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场面气势恢宏,气氛喜庆热烈。 1953年4月,中南海怀仁堂里布置了一场特殊的展览,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第一次参观董希文的这幅《开国大典》,也见到了这位了不起的年轻画家。几位国家领导人看到这幅画时都很兴奋。毛泽东还利用接见的间隔,两次返回休息厅,仔细观看画展,并且称赞:“是大国,是中国。”他自豪地说:“我们的画拿到国际上去,别人是比不了我们的,因为我们有独特的民族形式。” 超越现实的艺术表达 《开国大典》在色彩的构思上大胆地运用碧蓝、大红、金黄组成基调,用蓝、棕、绿调和。董希文谈到:“画天空,不论面积多大,最好一次涂好,为了将天空画得干净统一,或上下有意识的变化,天色最好用大碗预先调成上、中、下三层颜色,免得在调色板上拼拼凑凑调得很乱。而调上、中、下三层天色,又应先调上空色,中层色再加白粉或添点什么颜色就成下层天际色。《开国大典》的天空画得干净利落,明朗美丽之极。”他的女J L董一沙介绍说:“父亲画天安门城楼上的地毯时,为了增强地毯的质感,在颜料中掺上锯木的木屑和沙子,增强了地毯的质感。画中张澜长袍上的褶皱看上去是特意熨平折好,专等到庆典才穿上去的。还有汉白玉的栏杆故意没有画得很白,而是偏黄,是为了体现中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古国……” 这幅画在不到十五平方英寸卡片纸上的草图和原来定稿的构图没有多大出入,画面的格局已经可以看出天安门广场的开阔。人物的勾画虽很简单,但已经能看出主要国家领导人的身材特征。董希文所要征求的意见重点有两个方面,首先是关于画面上人物的布局安排。草图上除了毛主席侧身站立在画面中间,其他的领导人都站在左边大约三分之一的画面上,形成左实右虚相差悬殊的布局。从一般的构图规律来看,似乎失去了平衡。他特别担心画成大幅油画以后,不知将是什么效果。其次是构图上天安门城楼中间两根廊柱之间的跨度大大放宽了,和实际的建筑构架也相差悬殊,可能会引起人们的非议。他所以要做这样的构图处理,都是为了显出天安门广场的明朗开阔,群众场面的雄壮宏伟,使得国家领导人置身在这样一个天地恢恢的气氛中,从而体现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的庄严宣言。 为了艺术性地反映这个有着重大历史意义的庄严庆典,他没有局限于人眼所看到的实际场面,而是采取了从天安门城楼向南看的角度,使得天安门广场和大片碧蓝的天空展现在观众面前。为了开阔视野,他把按一般透视规律应该看到的一根廊柱抽去,使画面顿觉敞亮起来,展现出一个真正的泱泱大国的气象。 《开国大典》体现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艺术不是生活毫不走样的“复制”,艺术的真实,不是生活的真实。艺术的表现,是由主题的需要而决定的。 在文革期间,由于政治上的原因,原作不幸遭到两次修改,破坏了艺术的真实性。2011年6月,为庆祝建党90周年,《开国大典》首度向公众开放。此次展出的并不是董希文最初画的那幅原作,而是由靳尚谊和赵域在1972年画的复制品。 油画下方的说明牌上详细介绍了几次修改的过程,1954年和1972年因政治原因油画上先后去掉和修改了高岗和刘少奇。1972年在董希文指导下,靳尚谊和赵域复制了这幅作品。1979年按照上级精神在这幅复制品上恢复了最初的原貌,但修改者并不是靳尚谊而是阎振铎和叶武林。画面中第一排领导人均为国家副主席,左起: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本刊综合)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2559a957c21af45b307e87101f69e314232fa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