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日落 胜过所有的诗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追寻日落 胜过所有的诗 《日落》一书是美国作家尼尔·波兹曼的作品,他的同名小说一经出版,就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巨大反响。著名美籍华人诗人余光中评价道:“余光中不仅是当代中国最伟大的小说作家之一,也是中国最重要的思想著作之一。”他把《日落》比作是一幅生活图景,而对“黑夜”和“白天”的诗意诠释却独树一帜,不仅在当时引发了一场思想文化和美学潮流的大讨论——这个有着大量文学批评、翻译文学经典之称的作品,如何才能既体现出作者自身所具有的价值,又能为读者所接受呢?这其中包含着什么样的哲学智慧?笔者将一一展开介绍。作者简介:余光中1898年生于山东莱州。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影响的作家,现居美国纽约。 一、为什么诗人有如此之高的文笔 在小说《日落》中,诗人以“黑夜”为中心,向我们展示了人类社会不同的状态,展现出丰富多彩的一面。这既体现在社会、人生方面,也体现在人生情感中。他通过一个“日落”,把白天和黑夜放在一起。“白天”,意味着光明与黑暗,意味着生命的结束;“黑夜”则意味着黑暗,生命对于黑暗总是抱有无限敌意与不屑。在一种充满着矛盾斗争、充满无限希望的氛围中寻找出路。 1、诗是在表达对黑暗的反抗。 《日落》中的主人公在“白天”时处于一种极度黑暗的状态,就像从一个黑暗与希望并存的世界里消失了一样,只有黑暗才能使人屈服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勇气面对黑暗或者想要反抗黑暗。在作品《日落》里这句话出自诗人之口,他对黑夜怀有一种蔑视与厌恶,这也是他以诗来反抗黑暗或者向黑暗发起反抗之意。他希望人们都能在生活和工作中有光明与美好,有希望和自由,所以他想要发出对一切事物之真、善、美!但是人并不会为了善与美而活着!人生就如黑夜一般复杂多变,我们需要面对不同的局面去应对。 2、这首诗就是一个象征,是诗人的自我剖析,是对自己内心的反思,把自己的人生经同时,它也通过一个日落,把整个世界呈现在我们眼前。这首诗看似写给别人,实际上写历、感受和情感投射到了社会、人生的各个方面。 给自己,写给未来。我们要做一个理性自信、有原则有底线、有情操有情趣、有责任感有担当的人。用你对这个世界真诚热爱、充满热情和希望去看待世界事物的本质,从而把握住这个世界对于你的价值。 3、这首诗是一个完整的叙事结构,用来表现社会和人生。 在小说中,它被称为“诗剧”,这是一种叙述方式,让读者理解一个复杂的故事,既可以阅读更多的文本,又可以欣赏到诗人的诗意表达。这首诗既可以作为故事书,也可以作为诗,还可以作为一种戏剧情节。既可以是一首短诗或短篇小说,也可以是一首长诗;既可以是一个故事书或一首歌,也可以是一首短诗或短篇小说;既可以是一篇短篇小说,也可以是一首长诗。 二、如何使书中的意境成为可能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是余先生在《日落篇》中给予我们的一个重要启示。尽管《日落》是一部小说长篇小说,但作为作品的意义远远不止于叙事这么简单,其中蕴含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状态与情感关系的思考。当我们以平视的眼光看待世界时,才能发现其中所蕴含、包含的深意与哲理。而正如作者所言:“《日落》既是一幅生活图景,又是一部人生哲理长诗。”我们对自然界和人生世界所产生的感悟和认识正是通过我们自身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而实现和升华的过程。而这种体验和感悟都必须通过生活得以实现,才能体现出来。那么如何才能使小说中的意境成为可能呢?余先生首先从自然意境与人生哲理两个方面来分析:1.自然之美在于自然美而不在于人工雕琢;2.自然界又比人为美;自然之美贵在回归自然”、“回归大自然”这两句话分别从自然和人性来论述了宇宙万物与人类生活之间微妙而又神奇的关系,让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体会大自然的美丽之处和人类生活在其中所带来的喜悦。我们只有从自然中获得灵感,才能创造出真正具有生命活力和美感并且能够带给读者美好感觉和精神享受的作品。这也正是文学创作应当追求之目标。”(《余光中散文随笔集·序言》) 1、自然之美在于自然美而不在于人工雕琢 自然之美就是在宇宙中,人类生活中处处可见的一种自然现象。正如《日落》所写的那样:“当夕阳余晖,照射到山谷中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山的气势和水的柔美。当黄昏开始西沉时,我们就会想到河流或湖泊。这种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大自然之美,是没有任何人工雕琢、美化所能够体现出来的。”“自然之风就是那大自然里的风:它把太阳像一把锋利、轻快、柔和而又明亮的宝剑,永远地插在每一寸土地上……”(《日落》)自然之道就是要以平等的态度去对待万物、看待万物和一切事物,用平视的眼光看待事物;大自然中万物虽然充满了我们无法想象和欣赏到而又必须去精心呵护却也会时时刻刻给我们带来欢乐与幸福;人类只有从天地大自然之中得到启迪和美,我们自己去改造和发现自然世界中所蕴含的美感。 2、大自然又比人为美 在作者看来,一个人如果能够用美好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一切,那么他会感受到整个宇宙都存在着生命的美,而这个伟大的生命又会让人感动与赞叹。而正是这样一种美好、善良、伟大、高尚、充满活力、富于生机、富有创造力、充满希望并且具有无穷的力量,人类才能取得成功并获得幸福,人类社会才能不断进步下去;只有不断进步才能获得人类更美好的未来,否则人类终将走向灭亡和衰亡。如果想要使作品中产生意境或者体验到真情实感并实现这种真情实感所需要发生的故事情节就必须来源于生活,而生活又总是让人情不自禁地沉浸其中,我们需要通过不断地创造才能使我们所看到以及感受到生活之美。 三、是“在路上”还是“在水中”? 余光中在书中还对诗人和行者间的互动进行了分析。诗人与行者间的互动,就像一部纪录片,我们看到的并不是真正发生在他们自身之间的对话,而是双方在共同经历各种事情之后对彼此的印象和认知态度。就像电影《无人生还》中说的那样,“谁是被自己囚禁着的人,谁也不知道”。作者给出了答案——是“在路上”还是“在水中”?“我是一个人而不是两个人。……我喜欢这样一种感觉:当我面对一个问题时,我会想着那些被自己忽略掉了的问题:也许那真的不多。”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有些人可能选择成为自己,而更多地则选择了活得更自在、精彩、更有意义。这就像小说中余光中所说:一位作家不应只是写诗或者译诗,而是为自己。 1、“走在路上”与“在水中”的区别 余光中说:“行走在路上,和水中的区别在于你怎么想;在水中,是谁对你来说真的不重要。”不是你不想活着,而是你不知道活着什么;不是你怎么想,而是你不知道怎么活。如果有那么一刻你认为生活没了意义,那你就错了,因为你不知道生活正在发生什么。 2、“行走的方式” 我们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生活方式和处事方式,就像余光中所说“我需要寻找的是自我之路,而不是谁给我指路;我不需要的是他人告诉我应该如何去做。”在与行者互动之时,我们需要一种认知方式——对生活事物的态度,而不是一味地为生活奔波、追求快乐和刺激。我们可以试着将自己塑造成一个行者形象——如诗人苏童所说“那真不多”“那么可爱”。我们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独特记忆中“那个美丽之处”,在自己过去的经验中也不断地经历自己最想要经历且难忘的事情并最终做出自己最想做事情。当然,这只是一种对于自己存在感和价值感最基本、最本质理解。而随着经验和认知水平得到提高,人类获得自身所需要和渴望获得的认知能力也会不断提高。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2952da7866a561252d380eb6294dd88d1d23d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