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王维与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的异同 摘要:王维和孟浩然是盛唐山水田园诗的杰出代表,被后人并称为“王孟”。王、孟二人继承了陶渊明的田园诗和谢灵运的山水诗艺术,在学习借鉴中熔铸创新,把山水和田园、写景与抒情有机地融合起来,创造出许多形象鲜明、意境高远、语言精炼优美、风格和情调丰富多彩的诗歌。但由于他们生活环境和气质性格的不同,在诗的写法和艺术风格方面是不同的。对二者的探讨,对于了解唐代山水田园诗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王维;孟浩然;山水田园诗 盛唐在我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上,是一个全面发展的时期,不论在政治上、经济上,它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昌盛的顶点,整个社会的精神面貌也是雄伟奔放、波澜壮阔的,反映在诗歌上,更是诗人辈出、百花争艳,有的高深古朴,有的雄浑飘逸,有的凄婉悲壮。体裁丰富多彩,艺术风格独具特色。而山水田园诗的杰出代表王维与孟浩然则代表了这个时期诗歌艺术的最高成就。中国的山水诗,可以上溯到先秦的《诗经》和《楚辞》。如果说孟浩然是以比兴寄托和壮逸之气充实了南方山水诗的骨力,那么王维就是在充分吸取南方山水诗表现一书的基础上,开辟了北方山水田园诗的新境界,以雄浑壮丽和清新自然相结合的风格,实现了汉魏风骨与齐梁词彩相交融的艺术理想。他们把山水和田园、写景与抒情有机结合起来,创造出许多形象鲜明、意境高远、格调和情调丰富多彩的诗歌,从而大大地推进了我国山水田园诗的发展。 一、不同意境的山水田园诗 (一)孟浩然:单纯明净、冲和闲逸 孟浩然写景喜用简淡的笔墨,随意点染的表现手法,追求一种单纯明净、浑然一体的意境。如《万山潭作》,此诗在整体上给人一种冲和闲淡、闲适安逸、潇洒从容的意境。 (二)王维:含蓄空灵、富有禅趣 被人称为“诗佛”的王维,偏向于清、幽、空、寂的审美趣味,他的诗歌常常使用宁静、枯寂的物象,以及由淡泊之情和枯寂之景结合而成的一种空寂的诗歌意境,也就是人们所说的“禅趣”。如《终南别业》,全诗抒写自己恬然自得的乐趣,不有意去寻找山水美景的刺激,一切全凭自己的兴之所至,自自然然,在专注于云起的一瞬间感到万物已成一体,这种宗教体验,便是诗人诗中所表现的“禅趣”,《渔阳诗话》也称他“辋川绝句,字字入禅”。 二、不同语言的山水田园诗 (一)孟浩然:平淡朴素、多用“兴寄” 孟浩然的诗平淡朴素、不饰铅华,沈德潜说他:“语淡而味终不薄”。如《过故人庄》,通篇侃侃叙来,似说家常,绘画出青山绿水中淳真朴素的田园生活场景,在白描之中见整炼之致,经纬绵密处似不经意道出,表现出很高的艺术功力。重“兴寄”是孟浩然诗的普遍特点。“兴寄”即比兴寄托,是中国诗歌的古老传统。如《早寒江上有怀》在“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的景色描写中,寄托着仕途五路的失意之感。葛晓音说:“孟浩然在近体诗中的兴寄,不但自然现成,而且能达到寄托在有意无意之间的微妙境界。” (二)王维:讲求画意、绝冠五言 王维的诗法画法是融为一炉的,他常常采用意象并列的方式描绘自己瞬间的空间印象,善于将点、线、面、色等本来属于绘画的表现手法融汇在他的诗歌创作中,为读者创造出生动逼真的画面,并采用中国画散点透视的方法,移步换形,便于从不同的角度描写同一对象。诗歌到盛唐已经众体皆备,王维对各种诗体无所不长,堪称全才,然而他在五言上取得的成就却是令人瞩目的,人们称他为“五言宗匠”。 三、不同风格的山水田园诗 (一)孟浩然:孤怀散朗、高旷幽雅 宋代诗人苏轼评孟浩然诗:“韵高而才短,如造内法酒手,而无材料耳。”(陈师道《后山诗话》引)“韵高”,即孟诗所显露出来的韵味情趣高雅脱俗,落落不凡。如《夜归鹿门歌》,鹿门山迷蒙的烟树,栖隐处朦胧的月光,月光下树影婆娑的小径,山崖上寂静清幽的居所,以及在月光下踽踽独行的诗人,鹿门有机空旷的意境和诗人冲淡优雅的情怀相映成趣,可见其孤怀、散朗的风致。 (二)王维:静穆淡泊、清幽自然 王维关注着大自然中万物的动、静、生、息,沉潜到自然的幽深之处,感悟到某种不可言喻的内在生命的存在。如《渭川田家》,此诗笔清自然,景物和人物笼罩在一片和谐、亲切的气氛中,引人神往。 总而言之,王维的诗是丰润而富有生趣的,孟浩然的诗是清淡而韵味悠长的。王孟二人最大赋予的即是他们把大自然作为一种精妙语言而精妙运用,在集合宇宙万物而进行的有目的的实践中,展现直彻心源的生命情调,将中国古典诗歌中山水田园诗推上了巅峰,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诗歌美学。 参考文献:[1]陶文鹏.王维孟浩然诗评选【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4 [2]王启兴.王维孟浩然诗歌名篇欣赏【M】.巴蜀书社,1999 [3]葛晓音.山水田园诗派研究【M】.辽宁:辽宁大学出版社,1993 [4]范颖、亓丽.中国文学简史【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8 [5]王国璎.中国山水诗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7 [6]樊运宽.古代山水田园诗精选点评【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7]刘宁.王维孟浩然诗评选【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2b8526b998fcc22bdd10d1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