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导演是枝裕和:关注黑暗 带歉意的挑战伦常 是枝裕和的电影里多是美轮美奂,诱人想来次深呼吸的镜头。如《距离》里,湖泊边,远处是群山和夕阳,业已给全东京下毒的一个邪教姑娘坐在栈桥上踢着水,不小心把鞋掉进湖中,陪伴她的邪教小伙儿殷勤地帮她捡起来。过了一阵,她问他:“对生毫无眷恋了吗,”后者低头笑着,几乎羞涩地说:“是,毫无眷恋了。” 时光荏苒,一度被称为日本最好的“青年”导演之一的是枝裕和,也老到差一年就整50岁了,作为他的影迷,我也迟迟在最近才买到他1995年上映的首部剧情长片《幻的光》的光碟—自以为它当然不算他风格上最成熟、结构上最舒服、技术上最完美的作品,却是他将其美学观念和人生态度一点也不剩,倾囊倒尽的一部,于是这部片看得实在过瘾。仅从这点来说,《幻的光》就像贾樟柯的《小武》、顾长卫的《孔雀》、大卫?林奇的《橡皮头》、科恩兄弟的《血迷宫》一样,若你想快准狠地了解它们各自导演的风格根本,去看这些蓄谋已久、一鸣惊人的处女长片吧。 很多导演的首部,至多前几部作品很不错,然后他就像被什么脏东西上身一般迅速退步,例子有《青木瓜之味》的陈英雄、《暴雨将至》的米尔科?米切夫斯基、《爱情是狗娘》的亚利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图等,当然还有个别堪称极端的导演,他们不惜将自己的退步表演得如跳崖一般,譬如《无极》的陈凯歌和奥运开幕式的张艺谋。之所以这样令人扼腕的导演层出不穷,拍处女作前因压抑太久于是用力太猛绝非首要原因,才情不够亦非全部,而是改变先前风格的欲念神奇涌现并日益难撼,直至不得不付诸实施所导致。基于体制的招安和市场的诱惑而产生“改变先前风格的欲望”,如此低级的例子在尚将电影视为一门艺术的导演里并不常见,更多这样做的人是源于“超越自我”的野心和自以为会七十二变的自信。 回过头看,几乎所有大师导演在风格上皆一以贯之,他们或会改换题材,起用不同气质的女主角,甚至会颠覆先前运用镜头的方式,但其美学本质及借此呈出的价值观始终岿然不动,不要说塔尔科夫斯基和侯麦,连戈达尔都是这样。当然并不是说以不变应万变的守则总可以令电影越拍越好,但至少不会猝然变得面目全非,令人不忍卒睹。 从《幻的光》到上个月刚刚上画的《奇迹》,是枝裕和一步步扎实地建造着自己的美学范本,而这一范本显然位于整个日本电影传统的庇佑之中。日本人的艺术观一直是:“用艰涩手法表现艰难问题,就是尚未达到水准„„就算再艰难的东西,也应该可以用最简单的方式表现才对。”这句话,是改编自同名小说的《幻的光》的原著作者宫本辉对写作的自我要求。所以,从小津直到今天的是枝裕和、河濑直美、西川美和„„他们都在以缄默的角色、去戏剧化的剧情、用作留白的固定镜头和永远无聊的日常生活,来探寻和解释我们的内心。 不止于此,缓慢背后是猝然,常态背后是无常,在那些画面里广阔静谧的唯美自然景色的镜头背后,总藏着人生难以解释的残暴一面。这深深铭在日本人的审美传统里。《幻之光》是很恰当的例子:由美子和郁夫是一对相亲相爱的小夫妻,生了一个男孩,孩子三个月大时丈夫卧轨自杀—整个故事基于此。由美子不知郁夫为什么这样做,她改嫁并迁居到一处北部偏远的渔村,新丈夫对她很好,但她还是因找不到前夫自绝的理由而濒临崩溃。电影快结束时,民雄在海边找到出走的妻子,对她说,他做了一生渔民的父亲孤独一人出海数日时,会从海里见到光,简直难禁其诱,“每个人一生里多少总会遇到这道光”。好吧,这就是最终的解释和片名的由来。 死亡是是枝裕和的母题,特别是对于死者的亲友来说不可理喻之死,这死突如其来,又难以违背,而死者已矣,活着的反而要为这些死去受罪并寻求解脱—《距离》里给东京水源地下毒后自杀的四位邪教教徒的亲人,《步履不停》里失去因救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3224de4cb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