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酒令文化与唐诗的关系 【摘要】酒令文化的发展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形态,通过试述唐代酒令文化的发展,进一步探究唐诗与酒令文化之间的关系。在唐朝,酒令文化发展出现第一个高峰期,由于饮酒活动从而衍生出了许多唱和、应答等类的诗歌,这类诗我们往往说是在酒令文化的影响下的产物。虽然在那样的时代里,唐诗摆脱不了受酒令文化的影响的命运,但事物之间的影响是双面的。酒令文化在影响唐诗的同时,酒令文化也受到唐诗的影响。这样的相互影响在唐代就已出现,一直发展到明清时期酒令文化达到了另一个高峰期。 【关键词】酒文化;酒令文化;唐诗;小说 前言 自杜康造酒以来已有几千年的历史,酒对于中国人来说不仅仅是一种饮品,其独特之处在于人们喝酒是为戏、为乐。饮酒是人类生命豪情的展现,是畅怀的一种方式,是快乐的体验。《礼记》有云:“酒食所以合欢也”。“合欢”则有亲和、欢乐之意,这也正符合中国人饮酒的初衷,正如明宣宗的《酒喻》中说:“非酒无以成礼,非酒无以成欢”。也正因为此,古人们饮酒时喜以酒令助兴,伴以诗书,常常是妙趣横生。 酒令使得喝酒有了乐趣,使得喝酒变得文雅。酒令可使人们在喝酒的同时激发灵感,可以使得人们的情趣高涨。一些唐诗的产生便是在那样一种环境下创作出来的,酒令促进了诗歌的创作。随着酒令的发展,唐诗也渐渐内化成为酒令的一种形式之一。 一、酒令文化的概况 (一)酒令文化的产生 酒令是酒发展的产物之一。酒的发展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酒令的源头可追溯到春秋以前。那时候虽然还没有“酒令”的说法,但是已出现某些劝酒、赌酒的行为,这些都是酒令的雏形。在《礼记》中的《乡饮酒义》和《燕义》两章描写了饮酒的一些礼仪。《诗经·小雅·宾之初筵》中对酒令文化也有所记载:“凡饮此酒,或醉或否,既立之监,或佐之史”。 (二)酒令文化的发展 李兰所在《觥筹交错话酒令》中则言简意赅地概括酒令的产生以及发展:“ 酒令最早产生于西周的酒官制度,春秋时期就有‘当筵歌诗’,秦汉之时出现‘席间联句’,三国之时兴盛‘流觞曲水’,唐宋时期流行‘骰子令’、‘杂法’,明清时进一步发展,品种更加丰富”①。 酒令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两个高峰期,一个是唐宋时期,从唐代的许多诗篇中都能找到佐证。例如:历日令、拆字令、罨头令、雅令、四字令、卷白波、《莫走》等等,由于唐人所编撰关于酒令的书籍已亡佚,仅流传下来的皇甫送的《醉乡日月》也残缺不全,如今的许多酒令只见其令名,具体的行令方法已无从得知。王昆吾先生依据李肇的《国史补》②将唐代酒令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分别是律令、骰盘令、抛打令。 酒令发展的另一个高峰期则非明清莫属了。在这一时期,酒令的品类比唐宋时期更加丰富多彩,可以说是五花八门,令人眼花缭乱,凡举人间事物、花鸟鱼虫、诗词歌赋、戏曲小说、节气风俗、以至于八卦、佛经等等无不入令。酒令文化对于人们的生活影响既深又远,其已经渗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在明清的文学作品中有大量记载,例如《红楼梦》、《镜花缘》、《金瓶梅》、《品花宝鉴》等作品中就有着关于酒令的详细记录。清人俞敦培还专门收集整理出了《酒令丛抄》一书。 唐宋、明清这两个高峰期是我们在探讨酒令文化与唐诗关系的时不可绕过的两座高峰。 二、酒令文化对唐诗的影响 (一)酒令文化与唐代文人之间的关系 唐朝是一个恢宏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中外文化融合。于这样的文化环境的熏陶之下,唐代文人有着更广的胸怀与气度。他们身上散发着浪漫、放荡不羁的精神,喝酒行令又恰恰是可以很好地张显他们个性、气度的一种方式。因此,这样的方式简直是与文人有着某种妙不可言的关系。此外,唐代文人是酒令文化中的主要的群体,唐代的文人之间常常会喝酒唱和,也经常在酒馆里和同僚、歌姬、酒姬一起寻欢作乐。他们这样一种消遣娱乐的行为也就促进了酒令文化的发展。因此可以说,酒令文化的繁荣,唐之文人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劳。 唐代文人是酒令文化的承载着和传播者。所以在唐文人的身上总会上演着许多与酒令相关的故事。唐代的沈佺期便是一个例子。沈佺期是唐代一位富有才情的诗人,在武则天称帝期间,一路平步青云,但是却也因为得罪权贵而被贬。在皇帝的一次酒宴中,沈佺期迎合当时的情境,用自己的半生经历编了一支祝酒词敬献给皇帝,名为《回波词》[9](卷九七):“回波尔诗佺期,流向岭外生归。身名已蒙齿录,袍笏未复牙绯”,当时因为这首祝酒词,沈佺期得以在仕途中更上一层楼。如此可见酒令对于唐代文人并不单纯是一种娱乐消遣的一种方式,也可能是一个可平步青云的踏板。 (二)酒与诗 由于唐代的文化开放,中外文化融合,出现异彩纷呈之态。那个时期中古时代的胡乐入华,饮姬艺术之兴起,南北音乐交融和词调的产生,这些都给酒令文化注入新的活力,产生新的生命力,使得酒令文化发展到唐代达到一个前所未有 的高峰。这个社会的每一个人都嗜酒成性,纵酒酣歌。李白曾有诗云:“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饮三百杯”,这句诗折射出唐代人的酒风大炽。在“万里桥边多酒家,游人爱向谁家宿”的环境里,唐文人与酒有许多纠缠不清的情结。酒对于文人来说是一位能在他们志向踌躇而郁郁寡欢之时可以听听他们发牢骚且对他们不离不弃的忠实知己,也是一位在他们人生得意和喜上眉梢之时想要分享的难得深交。酒对于文人来说,已超越了其本身的性质,且在他们的胸中得到了升华。那由酒催生的诗就是诗人胸中之意爆发的终极结果。有人做过这样的统计,在五万多首唐诗中,有一半以上是与酒有关系的。许多唐文人在筵席之上会饮酒行令,在这样的过程当中,文人的情绪是高涨激昂的、乐此不疲的,而这样欢快的气氛往往能激发诗人的灵感。因此受酒令文化的影响,诗人往往能创作出许多诗作,并且情真意切,流传千古,杜甫的《饮中八仙歌》便是如此。 在唐代,酒令文化的发展催生出许多这方面的诗作,并且流传至今。诗人白居易在酒令文化这一方面的诗歌创作上令人赞叹、佩服不已。白居易的《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少时犹不忧生计,老后谁能惜酒钱。共把十千沽一斗,相看七十欠三年。闲征雅令穷经史,醉听清吟胜管弦。更待菊黄家酿熟,共君一醉一陶然”[9](卷四五七 5216)。在这一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出文人之间相约、以酒会友时的一种状态。白居易的另外一首诗,更是将诗人当时的酒令场景再现于眼前:“就花枝,移酒海,今朝不醉明朝悔。且算欢娱逐日来,任他容鬓随年改。醉翻衫袖抛小令,笑掷骰盘呼大彩。自量力气与心情,三年间犹得在”[9](卷四四四《就花枝》)。唐代文人的创作首先要有酒,有了酒还得以行酒令助兴,因此才有了“闲征雅令穷经史,醉听清吟胜管弦”,最后为了使这样的心情得以真切回味,后又增加诗的创作来记载。此外其他酒令诗句还有“酒盏省陪波卷白,骰盘思共采呼卢”[9](卷四四六《酬微之夸镜湖》),“香球趁拍回环合,花盏抛巡取次飞”[9](卷四四一《醉后赠人》)等等。其实除了诗人白居易之外,也有其他不少诗人参与这方面的创作。例如李白的“连呼五白行六博,分曹赌酒酣驰辉”[9](卷一六六《梁园吟》),杜甫的“咸阳客舍一事无,相遇博塞为欢娱。冯陵大叫呼五白,袒跣不肯成枭卢”[9](卷二一六《今夕行》自齐赵西归至咸阳作),李商隐的“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9](卷五三九《无题二首》)和“楚妃交荐枕,汉后共藏阄”[9](卷五四一《拟意》),花蕊夫人的“管弦声急满龙池,宫女藏钩夜宴时,好是圣人亲捉得,便将浓墨扫双眉”[9](卷七九八《宫词》梨园弟子以下四十一首作王珪诗),元稹的“今日头盘三两掷,翠娥潜笑白髭须”[9](卷四四一《赠崔元儒》等等。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3c08f1859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