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未来主义诗人蒲宁简介 蒲宁是俄国著名作家,如今在蒲宁所著的文学作品中,大多详细记载了蒲宁简介。通过了解蒲宁简介得知,蒲宁全名为伊凡·亚历克塞维奇·蒲宁。蒲宁生于1870年,卒于1953年,享年83岁。蒲宁自幼在俄罗斯的沃罗涅什镇长大,蒲宁的祖上曾是俄国显赫的贵族阶层,家业传到蒲宁父亲一代时,祖上的家业早已衰败不堪,蒲宁一家只能依靠一个庄园为生。 蒲宁的父亲是一个乐观而又懂得及时行乐的人,蒲宁童年时期,经常跟着父亲在庄园内游玩。庄园内怡人美丽的自然风景给蒲宁留下了深刻的影响。以致于蒲宁在后来创作诗歌作品时,都会借大自然的意象来表达自己热爱大自然之情。蒲宁自懂事起,便深感生活的不易。尽管蒲宁的家庭条件非常差,但是这并没有阻止蒲宁对文学创作的追求。 蒲宁青年时期非常崇拜普希金、莱蒙托夫等俄国著名诗人。蒲宁和大多世袭贵族阶层一样拥有很多阶级偏见,他既羡慕着贵族阶层的生活,同时又埋怨自己生错了年代。蒲宁的大哥是一位大学生,蒲宁最早接触的文学作品,都是从大哥那里获取的。在大哥的指导下,蒲宁的创作才华愈见显露出来。蒲宁17岁时,便在杂志上发表了自己的处女作《献在曼德逊的墓前》。此后,蒲宁越发沉迷于诗歌创作,只要蒲宁一有空闲时间,便会聚精会神地创作诗歌作品。 蒲宁是俄国著名的小说家和诗人。如今,蒲宁的作品依然深受全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前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曾表达过自己对蒲宁评价,高尔基说:“俄国文学史如果去掉蒲宁将会黯淡无光,将会失去这位情系俄国文化的孤单旅行者心灵中彩虹般的光耀和星光闪烁。”从高尔基对蒲宁评价变可得知,蒲宁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文学家。 除此之外,瑞典科学院也曾表达过对蒲宁评价。在颁发诺贝尔文学奖之前,瑞典科学院便已认可了蒲宁在文学史上的突出贡献。他们说,蒲宁是一位举世公认的大作家,他所创作的文学作品让他在俄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重要之地。蒲宁的文学创作风格,既继承了19世纪文学的特点,又开辟了一条文学创新的道路,所以无论从哪一方面来看,蒲宁都是一位了不起的大作家。 在蒲宁作品中,可以看到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中上期俄国社会现象,如同纪录片一样,蒲宁的作品用“真实”两字反映了社会百态。除了作家身份之外,蒲宁还是一位诗人,蒲宁的诗歌作品并不旨在单纯的抒情,通过了解蒲宁的诗歌作品不难发现,蒲宁的诗歌作品大多反映了底层农民疾苦的生活场景。除此之外,苏联诗人特瓦尔托夫斯基也曾高度评价过蒲宁,特瓦尔托夫斯基在《蒲宁文集》中称赞蒲宁在文学领域的贡献是非常卓越的。 《落叶》、《安东诺夫的苹果》、《松树》、《新路》、《乡村》都是蒲宁作品。值得一提的是,蒲宁作品《米佳的爱情》在1933年荣获了诺贝尔文学奖,因此蒲宁也是俄国历史上第一个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蒲宁作品带有浓厚的现实主义色彩,蒲宁在接触文学创作初期,深受列夫托尔斯泰和高尔基、契诃夫等作家的影响,所以蒲宁在创作文学作品之初,善于将社会风貌和现实主义融为一体。 蒲宁生活的时代,恰好是俄国经历历史变革的时期,此时农民和土地的矛盾变得日益尖锐。在此情况之下,蒲宁将农村人民的真实生活写入到文学作品中。所以在读蒲宁的文学作品时,会发现蒲宁的文学作品大多细致描写了俄国农村的风貌和习俗。蒲宁作品真实而朴实,在蒲宁的作品中,几乎看不到华丽的辞藻,“真实”两字是蒲宁作品的核心价值所在。 蒲宁将自己所见、所闻、所感如实的写到作品中,只要读过蒲宁的作品,都会发现蒲宁借社会现实,来理性思考了祖国未来之路。蒲宁通过现实社会的思考,进而表达出自己对贫苦农民的同情。蒲宁在文学创作上和契诃夫很像,两人都是以惊人的洞察力来观察社会真实风貌。但是,蒲宁在对待生活上,又和契诃夫有着不同的生活态度。蒲宁经常将生与死、爱情、困苦等交织在一起,以此来解释人生具有悲剧性的规律。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3d99ec757270722192e453610661ed9ac5155f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