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产权的理解:“关系产权”解释力更强吗? ——评《“关系产权”:产权制度的社会学解释》 “产权”这一概念是新制度经济学中最核心的概念,而新制度经济学(包括之后的交易费用经济学与产权经济学)的核心命题在于:当市场的交易费用为正时,资源配置效率与产权的界定紧密相关。这一思想首先由科斯提出(Coarse,1960)1,然后由施蒂格勒加以总结提炼,即为今天经济学中著名的“科斯定理”(Stigler,1972)。科斯定理的直接含义便在于:既然现实经济社会中交易费用为正,那么与产权界定相关的制度设计对于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就尤为重要。正是意识到“产权”概念的核心地位和运用产权概念的一些缺陷,周认为有必要对产权概念做更为科学的定义,以解释更多的经济学与社会学现象。而笔者认为,周给出的“产权是一束关系”的命题本质上并没有超出之前的“产权是一束权利”的范围。至多只是对“产权是一束权利”这一概念的补充说明。尽管如此,将“关系”作为一种资产引入“产权”的经济学分析方法更为有力,这可从周对中国“乡镇企业”这一特殊现象的解释和其他案例分析中看出。 周指出产权经济学对产权的界定是“一束权利”,这一束权利包含产权所有者对资产使用、资产收入、资产转移诸方面的控制权,为人们的经济行为提供了相应的激励机制(周雪光,2005;p.p.2)。从产权的定义可以看出,产权概念的核心在于“资产”。这里的资产既可以是有形的,如:财产、物品、资源,等等,还可以是无形的,如:声望,权力,关系网络,等等。可以说,“资产”概念本身的丰富和难以定义造成了“产权”概念的某种模糊。既然产权拥有者有对某一特定资产的处置权,那么一旦将经济学中“社会资本”的概念加入其中,“产权是一束关系”这一定义也将理所当然地包含于其中。因为,周提出的产权的社会学解释无非是强调“一个企业组织的产权结构反映了这个组织与组织内外环境之间长期稳定的各种纽带关系”(周光雪,2005;p.p.7)。而按照产权的经济学定义:一个企业组织的产权结构反映的是这个组织处置其资产的权利。刚才提到,资产本身就包含了周所指出的“纽带关系”,于是一个企业的产权结果理所当然地反映了企业拥有的与“纽带关系”资产相关的权利。从这个意义上说,周文章的意义更多的是提示我们:作为资本的社会关系在产权分析中的极具重要性。基于中国的文化特点,周还特意强调关系产权所关注并强调的恰恰是企业组织通过产权的融合而建立一种类似于亲情关系的“圈子”,从而相比于通常的社会关系网络具有持续性、双边性或多边性、排他性的特点(周光雪,2005;p.p.10)。如果对新制度经济学有所了解,这里谈到的关系产权的特性与诺思指出的约束人类行为的非正式制度的特点极为相似(North,1990)。在经济学中,制度可以看作是社会整套的产权界定的集合,如果个人或组织的产权是细胞,那么制度便是由细胞组 1周雪光在文中提到:如果像科斯那样假设交易费用为零,那么产权的明晰将有利于市场资源配置效率(p.p.27 第8行)。这似乎是对科斯定理论证的一种误读,因为科斯想说明的是当市场交易费用为零时,初始产权的配置不会影响市场效率,因为人们总可以无限制地进行讨价还价。 成的组织。从这个意义上说,周对关系产权的界定有模糊产权和制度概念的风险。周的这一论述便体现了对产权与制度概念的含混,他指出:企业以对其权利产权的妥协,来换取与重要资源持有之间长期稳定的关系纽带,从而构建一个稳定有利的生存环境(p.p.13)。这实际上讨论的是企业可以通过其拥有的产权对自身所处的制度约束进行调整以适应自己的生存发展。 以上的讨论说明,“关系产权”概念本身并没有为产权经济学的分析带来新的内容,其强调的“关系”在产权分析中的重要性,也早有经济学家提及(马克思,1848;Stiglitz,1976)。从这些方面来看,周文的意义在于一种更为灵活、丰富的视角来看待产权的概念,而不是局限于静态的产权观点。因为,产权或制度分析的最终目的在于解释制度运行的机理,尤其是制度变迁的过程。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419a20b650e52ea5518986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