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处 教育之窗 幸福指数的由来及其准确含义 幸福指数,是一个现代的概念,最早为西方人所关注,在英文中相应的术语是Happiness Index或Well-being Index。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社会物质财富积累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但与此同时人们对生活的主观体念问题也凸现出来,生活质量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西方一些社会学、心理学和经济学研究者开始尝试建构能够体现民众主观生活质量的指标。其中较早的代表性人物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坎贝尔(Campbell)教授,目前西方学术界活跃在这一研究领域的,包括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卡尼曼(Kanhneman)在内的一大批著名研究者。由于幸福指数所触及的是一个时代性课题,因而一经提出,便引起不少国家政府的关注。但迄今为止,所见到的幸福指数报告大多是由一些非政府组织、学术机构、研究团体或个人发布的。对幸福指数的许多质疑与争论都源自于概念本身。对概念界定不同,不仅会直接决定着幸福指数本身是否科学,而且还会直接决定着不同条件下所获得的幸福指数能否进行比较。例如,如果将幸福指数决界定为“人们所感受到的幸福程度”教育培训处 教育之窗 教育培训处 教育之窗 或者“人们对幸福程度的评价”,便是一个不能采用科学方法进行考察的问题,或者讲是一个伪命题。因为幸福要么高度抽象(因而“搞清幸福是什么”可能只是那些思想家的事情),要么极具个体性(每个人都可能有自己对幸福的独到理解,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刻对幸福的理解都可能是不同的),因而不具备进行科学研究的可操作性。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幸福指数不等同于幸福。在我们的研究中,幸福指数被界定为反映民众主观生活质量的核心指标,它建立在个体对自身生存与发展状况积极心理体验的基础上,是客观条件的主观反映。如果我们把主观生活质量称之为幸福感的话,那么它应当是满意感、快乐感和价值感的有机统一。 幸福指数所量化的是人们的主观心理体验。这种心理体验必然会强烈地受到个人差异(特别是人格差异)的影响。譬如,你要将一块面包送给一个饱汉和一个饿汉,他们所体验到的幸福感是完全不同的。再譬如,受教育背景不同的人,对人生价值的理解与追求也很可能相距甚远。尽管如此,我们却可以通过抽样调查来探讨特定群体、乃至特定社会民众幸福指数的一般特征、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这时,它就不仅仅是一种个体现象,而是一种社会现象。对这种社会现象进行考察就有可能对社会决策提供帮助。需要指出的是,幸福感的赋值展示的是从极端正向体验(幸福)到极端负向体验(痛苦)的连续体。从这个角度看,有人提出要用“痛教育培训处 教育之窗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41e911455270722192ef71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