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践行敢为人先的石牛精神——记南川区鸣玉中学校不等扬鞭自奋蹄 从南川城区出发,沿凤嘴江顺流而下,约莫20公里处,便是石牛河。水塘中有一个黑褐色石山,形态酷似呈匍匐状的耕牛,石牛河便因此而得名。鸣玉镇不仅河因石牛而命名,镇别名石牛河,也将石牛精神深深地驻根于百姓心中。 在这块人杰地灵、资源丰富的沃土中,鸣玉中学历经60年历史积淀光彩照人。她秉承“每天进步一点点,做更好的自己”的办学宗旨和“行为第一,学问第二”的育人目标,结合石牛地域特色和自主发展理念,提炼并初步形成了“不等扬鞭自奋蹄”自主发展“奋蹄牛”文化,在推进课改、规范办学上迈着铿锵步伐,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之路。 一、挺起“精神脊梁”:以牛品树人品 培养健全“牛人” 走进鸣玉中学校园,一尊奋蹄铜牛雕像特别醒目,穿过塑胶操场,一条充满“牛气”氛围的文化长廊映入眼帘,写满了“牛的起源”、“庖丁解牛”等关于牛的成语典故。 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鸣玉中学的文化打造颇有得天独厚之势。 “学校数十年与牛相伴,敢为人先、打不回头的石牛精神一直影响着这里的一代又一代人,牛的精神正是鸣中人需要学习的精神。”学校负责人说。为此,学校结合石牛地域文化特点和自主发展理念,构建以“不等扬鞭自奋蹄”为主题的学校自主发展文化体系,努力形成鸣玉中学“惜时、服务、进取、创新”的学校文化。 其中,牛文化的内涵为“厚道为基、勤耕为径、牛人为果”,要求鸣中人以厚道做人做事的准则为出发点,通过深耕细作、开拓进取、勇创佳绩,以牛品树人品,通过养成教育培养既有社会化又彰显个性化的健全“牛人。” 活动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学校打造“牛文化”主题育人系列活动,例如开展“牛人大课间”、“牛牛牛大舞台”、“我为班旗添光彩”等实践教育活动,以及庖丁解牛思维会所等课程辅助活动,培养健全“牛人”,引导学生走向美好未来。 二、撬动“学校变革”:以课改谋发展助推育人质量上台阶 课堂是教育的主战场,一端连接着学生,一端连接着民族未来。教育改革只有深入到课堂层面,才真正到了深水区。 对于鸣玉中学而言,如何以课改寻突破? 学校克服困难,主动发力,借助南川课改试验区建设和基地校研修等大舞台,内外发力,以“基于标准的教学”实践研究项目为载体,以课程方案、课程标准、校本教研为三大支撑,有序、务实推进学校的课程改革。 学校组织教师开展了“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课堂晒课、微课等活动。与南川中学建立了“领雁示范、结对帮扶、捆绑发展”教育教学教研共同体,加大教师培训研训力度,积极组织干部、教师参加全国、重庆及区内的课改研修培训。 如今,学校不仅形成了《鸣玉中学校课程标准》,还推出了“反刍式四部导学课堂模式”,让学生通过粗吞、细嚼、消化、吸收四部,自主合作,相析探疑、快乐达标,课堂发生了令人欣喜的变化。课程辅助活动更是有声有色,“六个一”牛特色课程深受师生欢迎。 学校教师、学生多人次参加市区课堂教学竞赛、论文评选等均获得表彰奖励。2017年,中考有50多位同学升入市级重点中学。课改,提升了学校育人水平,彰显了学校特色,让农村孩子和城里孩子一样享受到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 三、守住“办学规范”:用心用情用智共筑孩子幸福教育梦 “教育要当‘守法户’,规范办学行为就是依法治校、依法治教。”规范办学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前提。 学校依据党和国家教育方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广征意见、几易其稿,反复完善形成了学校章程。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核心素养,注重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加强安全教育,增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 此外,学校重视法制教育,教职工参加普法学习有教材、有笔记、有考核,参加普法考试人数达到100%。在普法教育中,创新实施的途径和方案,形成了普法的新机制和特点。学校积极举行开放日活动,邀请家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到校参加活动,搭建起家校社沟通的桥梁。 通过卓有成效的依法治校活动,广大师生依法管理、依法实施的观念增强。学校领导形成了“精业爱校,清廉务实”的治校理念,教师形成了“敬业育人、态度暖人、智慧引人、共进促人”的工作作风,可谓风清气正发展顺。 在依法治校过程中,因其高质量的办学、有特色的育人探索,学校先后获得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示范家长学校,在司法部和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联合主办的第一届、第二届“关爱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中被评为“零犯罪学校”,获南川区法治宣传教育先进学校等荣誉称号。如今,鸣中人正坚定学校办学信仰,朝着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全力迈进。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5037ba7a56e58fafab069dc5022aaea988f41e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