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34 社会学概论 笔记依据教材 《社会学概论》[2003年版] 刘豪兴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笔记依据目录 第一章 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 社会学的创立与早期代表人物 第二节 社会学的发展 第三节 社会学本土化 第二章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 第一节 什么是社会学 第二节 社会学的功能 第三节 社会学研究方法 第四节 社会学的主要理论观点 第三章 社会 第一节 什么是社会 第二节 社会结构 第三节 社会的基本要素 第四章 文化 第一节 什么是文化 第二节 文化的规范体系 第三节 文化交流 第五章 社会化 第一节 什么是社会化 第二节 社会化的类型与过程 第三节 社会化的条件 第四节 人的全面发展 第六章 社会互动 第一节 什么是社会互动 第二节 社会互动的形式 第三节 社会互动的符号 第四节 社会网络 第七章 群体 第一节 什么是群体 第二节 家庭 第三节 利益群体 第八章 组织 第一节 什么是组织 第二节 组织理论 第三节 现代社会的组织格局 第九章 社会制度 第一节 什么是社会制度 第二节 社会的基本制度 第三节 社会制度的变革与创新 第十章 社区 第一节 什么是社区 第二节 社区类型 第三节 社区发展 第十一章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第一节 社会不平等与社会分层 第二节 社会分层理论 第三节 中国的社会分层 第四节 社会流动 第十二章 社会控制与偏差行为 第一节 什么是偏差行为 第二节 偏差行为的理论解释 第三节 社会控制 第十三章 社会问题 第一节 什么是社会问题 第二节 当代社会问题 第三节 社会问题的防治 第十四章 社会变迁 第一节什么是社会变迁 第二节社会现代化 第三节全球化 三、名词解释题目录 1.1〃社会动力学和社会静力学 1.2〃“失范” 1.3〃理想类型 1.4〃芝加哥学派 1.5〃本土化 2.1〃社会学 2.2〃描述性功能 2.3〃解释性功能个问卷调查 2.5〃实地研究 2.6〃参与观察 2.7〃社会实验方法 2.8〃非介人性研究方法 2.9〃定性方法 2.10〃定量方法 3.1〃社会 3.2〃社会关系 3.3〃社会结构 3.4〃人口资源 3.5〃人力资源 3.6〃人口数量 3.7〃人口质量 3.8〃自然资源 3.9〃可持续发展 3.10〃结合关系和对立关系 4.1〃文化 4.2〃文化特质 4.3〃文化集丛 4.4〃文化模式 4.5〃习俗 4.6〃道德 4.7〃法律 4.8〃宗教 4.9〃文化传播 4.10〃文化采借 4.11、文化融合 4.12〃文化冲突 4.13〃文化交流 5.1〃社会化 5.2〃生活技能社会化 5.3〃价值观念社会化 5.4〃政治社会化 5.5〃行为社会化 5.6〃角色社会化 5.7〃基本社会化 5.8〃再社会化 5.9〃反向社会化 5.10〃生物因素 5.11〃环境因素 5.12〃社会实践 5.13〃人的全面发展 5.14〃继续社会化 6.1〃社会互动 6.2〃交换 6.3〃合作 6.4〃竞争 6.5〃冲突 6.6〃符号 6.7〃语言 6.8〃身体语言 6.9〃个人空间 6.10〃社会网络 7.1〃群体 7.2〃初级群体 7.3〃次级群体 7.4〃非正式群体 7.5〃内群体和外群体 7.6〃参照群体 7.7〃大群体和小群体 7.8〃家庭 7.9〃核心家庭 7.10〃主干家庭 7.11〃联合家庭 7.12〃家庭生命周期 7.13〃利益群体 7.14〃既得利益集团 8.1〃组织 8.2〃组织决策 8.3〃组织沟通 8.4〃组织控制 8.5〃科层制 8.6〃公共部门 8.7〃私人部门 8.8〃第三部门 9.1〃社会制度 9.2〃价值要素 9.3〃规范要素 9.4〃组织要素 9.5〃设备要素 9.6〃本源制度 9.7〃派生制度 9.8〃家庭制度 9.9〃经济制度 9.10〃教育制度 9.11〃政治制度 9.12〃宗教制度 9.13〃社会制度的生命周期 10.1〃社区 10.2〃社区纵向格局 10.3〃社区横向格局 10.4〃农村社区 10.5.城市社区 10.6〃城市的郊区化 10.7〃集镇社区 10.8〃社区发展 10.9〃社区建设 11.1〃社会不平等 11.2〃阶级 11.3〃阶层 11.4〃社会分层 11.5〃种姓 11.6〃等级 11.7〃社会流动 11.8〃结构性流动 11.9〃自由流动 11.10〃垂直流动 11.11〃水平流动 11.12〃竞争式流动 11.13〃赞助式流动 12.1〃社会规范 12.2〃偏差行为 12.3〃偏差行动 12.4〃偏差习惯。 12.5〃偏差心理 12.6〃偏差文化 12.7〃社会控制 12.8〃宏观控制 12.9〃微观控制 12.10〃制度化控制 12.11〃非制度化控制 12.12〃积极性控制 12.13〃消极性控制 12.14〃社会过控和社会失控 13.1〃社会问题 13.2〃社会解组 13.3〃结构性问题 13.4〃腐败 13.5〃恐怖主义 13.6〃偏差性社会问题 13.7〃毒品 13.8〃家庭暴力 13.9〃自然性社会问题 14.1〃社会变迁 14.2〃社会倒退 14.3〃社会改革 14.4〃社会革命 14.5〃整体变迁和局部变迁 14.6〃有计划的社会变迁 14.7〃社会发展计划 14.8〃社会现代化 14.9〃“后工业社会论” 文化釆借: 文化集从: 社会化的生物因素: 城市的效区化 四、简答题目录 1.1〃斯宾塞认为社会和生物有机体的区别是什么? 1.2〃马克思在创立社会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1.3〃简述芝加哥学派的主要学术成就。 1.4〃简述战后欧洲社会学发展的特点。 1.5〃为什么说美国社会学本土化是一个典型? 1.6〃如何实现社会学中国化这一目标? 2.1〃为什么社会学把个人与社会关系看作是该学科的基本问题和研究对象? 2.2、简述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关系。 2.3〃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基本理论是什么? 2.4、简述实验的作用。 2.5〃社会学的实验与自然科学的实验有哪些不同? 3.1〃简述社会唯名论和唯实论的主要观点。 3.2〃简述初级社会关系的特点。 3.3、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结构观。 3.4、简述人口资源的两重属性。 3.5〃简述自然资源的特点。 3.6〃简述自然资源和社会的关系。 4.1〃简述文化共性和文化特殊性的关系。 4.2〃简述习俗的特点。 4.3〃简述习俗的功能。 4.4〃简述法律的本质及特征。 4.5〃简术法律的社会功能。 4.6〃简述宗教和邪教的区别。 4.7〃简述文化传播的过程。 4.8〃简述文化冲突的根源。 4.9〃简述文化传播的媒体。 5.1〃简述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5.2〃简述再社会化的原因。 5.3〃简述社会化人阶段划分法。 5.4〃简述继续社会化的原因。 5.5〃社会化的生物因素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5.6〃简述工作单位对个人社会化的作用。 5.7、简述社区对个人社会化的影响。 5.8〃如何认识大众传播媒介作为社会化重要途径的利弊得失? 5.9〃简述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 5.10〃简述人的现代化的意义。 5.11〃如何理解社会化的内涵? 5.12〃如何理解人的社会化是强制性和能动性的统一? 6.1〃简述社会互动的构成要素。 6.2〃简述构成交换的要素。 6.3〃简述交换存在的社会基础。 6.4〃简述竞争的意义。 6.5〃简述合作的类型。 7.1〃简述群体的特征。 7.2〃简述小群体的主要特征。 7.3〃简述初级群体的特征。 7.4〃简述现代社会初级群体的变化趋势。 7.5〃简述家庭的特征。 7.6〃简述利益群体的特点。 7.7〃简述利益群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7.8〃简述利益集团之间矛盾与利益的协调。 7.9〃简述利用行政性垄断造就的特殊利益集团的特征。 8.1〃简述决策、沟通和控制的关系。 8.2〃简述科层制的特征。 8.3〃人际关系理论对更新人们对组织管理的认识带来的启示是什么? 8.4〃简述人际关系理论的基本观点。 8.5〃简述权变理论的基本观点。 8.6〃简述私人部门组织的基本特征。 8.7〃简述公共部门组织的基本特征。 8.8〃简述第三部门组织的基本特征。 9.1〃简述社会制度形成的途径。 9.2〃简述社会制度的层次。 9.3〃简述目前中国家庭制度的主要特征。 9.4〃简述经济制度的内容。 9.5〃简述政治制度的主要功能。 9.6〃中国爱国宗教组织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9.7〃社会制度的变革与创新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 9.8〃简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制度变革与创新的主要表现。 9.9〃简述我国社会制度变革与创新的未来走向。 10.1〃简述社区的内涵。 10.2〃简述社区的功能。 10.3〃简述社区横向格局的特点。 10.4〃简述城市郊区化的主要原因。 10.5〃简述社区发展的目标。 10.6〃简述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意义。 10.7〃简述单位制消解的表现。 10.8〃为什么说小城镇发展是我国城市化的必由之路? 11.1〃简述阶级、阶层与社会分层的联系与区别。 11.2〃简述男女两性的突出区别。 11.3〃简述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的基本观点。 11.4〃简述帕累托社会分层理论的基本观点。 11.5〃简述冲突论的社会分层理论。 11.6〃简述进化论的社会分层理论。 11.7〃简述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研究的意义。 11.8〃简述中国户籍制度的特点。 11.9〃从身分向契约的转变对社会分层有何意义? 11.10〃简述社会流动的意义。 11.11〃简述社会流动的制约因素。 11.12〃简述韦伯与马克思阶级理论的异同。 11.13〃简述功能主义理论的缺陷。 12.1〃简述偏差行为的生物学解释的基本观点及其缺陷。 12.2〃简述偏差行为心理学解释的基本观点。 12.3〃简述失范理论的基本观点。 12.4〃简述文化传递理论的基本观点。 12.5〃简述标签理论的基本观点。 12.6〃简述社会控制的内容。 13.1〃简述社会问题形成的条件。 13.2〃简述社会问题与个人困扰的区别。 13.3〃简述社会问题的一般特征。 13.4〃简述腐败问题的危害。 13.5〃简述恐怖主义组织的类型。 13.6〃简述毒品问题的危害。 13.7〃简述我国家庭暴力的新特点。 13.8〃简述我国防治社会问题的实质及内涵。 13.9〃简述社会问题防治的理论依据。 14.1〃简述社会变迁的内容。 14.2〃简述社会变迁的基本类型。 14.3〃简述社会现代化的内容。 14.4〃简述模式变项的基本内容。 14.5〃简述信息社会论的主要观点。 14.6〃简述风险社会论的主要观点。 14.7〃简述全球化的特征。 14.8〃简述全球化的表现。 14.9〃简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取得的成就。 14.10〃简述我国全球化面临的挑战。 五、论述题目录 1.1〃在中国,社会学本土化的主要思想和实践是什么? 2.1〃试述社会学的功能。 3.1〃试述社会的基本特征。 3.2〃如何建立与发展新型的社会关系。 3.3〃试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矛盾。 4.1〃试述宗教的正功能。 4.2〃联系改革开放以来的实际情况阐述新时期中西文化交流的主要特点。 5.1〃试述社会化六阶段划分法。 5.2〃试述社会实践在实现社会化过程中的主要表现。 5.3〃联系实际阐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意义。 6.1〃试述语言的重要性和多样性。 6.2〃试述个人空间理论的基本观点。 6.3〃试述社会网络的形态及其功能。 7.1〃联系实际谈谈群体与人群的区别与联系。 7.2〃联系中国实际理解我国家庭的现状。 7.3〃试述我国现代家庭建设。 7.4〃怎样看待和解决我国现阶段的既得利益集团现象? 8.1〃试述科层制的优点和弊端。 8.2〃试述私人部门的优势和缺限。 8.3〃试述第三部门的作用。 9.1〃试述社会制度的功能。 9.2〃试述教育制度的功能。 9.3〃试述转型期我国社会制度变革与创新的特征。 10.1〃试述现代城市社区生活方式的特点。 10.2〃试述我国集镇社区的特点。 11.1〃试述马克思和恩格斯论社会分工与不平等的观点。 11.2〃试述功能主义的社会分层理论。 12.1〃试述社会控制的必要性。 12.2〃试述个人自由和社会控制的关系。 13.1〃试述社会防治的意义。 13.2〃试述社会问题防治的战略措施。 14.1〃试述社会变迁的原因。 14.2〃试述社会现代化的特征。 14.3〃试述全球化的趋势。 14.4〃试述中国应对全球化挑战的措施。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66050d2240c844769eaee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