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梵高《向日葵》之美 作者:崔青青 冯丹 刘倩 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4年第05期 摘 要:梵高是后印象色彩的领军人物,他的一生很短暂,其追求艺术的历程很坎坷艰辛。其代表作《向日葵》不仅是梵高的代表作,也是梵高的精神象征,是梵高的化身,是他艺术之大成的浓缩体,是其精神气质的载体。 关键词:梵高;精神;色调;艺术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14-0100-01 《向日葵》成就了梵高一生的艺术,却是他悲剧人生的开始,在他完成第十四幅《向日葵》之后,梵高与高更争吵在不久之后,梵高以自杀结束了自己短暂的生命。他一生中执着于创作,极度渴望着被认可和赞同,在他活着的时候,始终没能完成自己的梦想,但是在日后他的作品造成了极大的轰动,《向日葵》中体现出来的艺术精神却让人们回味无穷。 一、《向日葵》的精神体现 《向日葵》的艺术美主要体现在它是艺术家的精神写照,是反映梵高一生悲苦、孤寂的艺术佳作。梵高是一位非常认真的人,热情饱满,并具有个性。他在世的三十七年时间里,留下了无数精神财富来充实艺术界,虽然他一生孤苦、磨难重重,然而他对艺术的信念始终不变,因而在他的艺术作品中体现出不同寻常的精神价值。梵高在绘画上并不遵循传统的写实主义,而是向着主观性和强化感情方向来体现绘画的艺术,他与后印象主义画家为美术革新奠定了基础,病开创了现代美术的一片新的天地。 梵高一生中共作了14幅《向日葵》,有13幅在他死后散落各地,只有1幅目前在梵高美术馆展出。有无数观赏者在欣赏梵高的《向日葵》时,都有一种崇拜之感,那是面对向日葵燃烧的生命而产生的敬畏之感,而这种燃烧着的生命也体现了梵高的崇高精神。他对艺术的火热追求和执着的向往,他将自己的生命无尽的燃烧成一幅幅美丽而惊人的画卷,让他的画也如他的人透着疯狂的气质。 从色调来看,《向日葵》是以绚丽的金黄色为主调的,而明暗各异的黄色组成了绚丽多彩的画面。从颜色的选择上,梵高不仅体现的是向日葵的本体颜色,更是象征着太阳的色彩,同时阳光是象征爱情的,具有多重意味。梵高以金黄色来象征着内心对艺术的向往,同样是他内心执着的精神象征。 二、向日葵是生命的火焰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每当我观察《向日葵》这幅画时,总有一种激动的感觉,它的线条是那么的灵动,它的笔触是那样的飘逸和轻快,整个画面干净利落,它的效果是那样震撼!也只有用震撼来形容了,也许当我们处在当时梵高所在的困境时,我们会很自然的感到一种情绪,也许是消沉,也许是悲观,也许是失落,也许是郁闷,但是梵高是一种激愤!观《向日葵》无不感觉的到画家像闪烁着熊熊的火焰,满怀炽热的激情和旋转不停的笔触是那么粗壮有力,色彩的对比也是单纯强烈的。然而在观看《向日葵》的画面之时,我们也能感受到一种轻松而愉悦的心情,那是除了色彩带给我们的视觉效果外,更多地是源自于自然的力量,也使人们在生命烈火中感受到了生命的神圣。梵高纯熟的技巧和绘画技巧可谓是心手合一,将静止的向日葵绘出了生命的魅力,并运笔于心,笔随心动,在八月的阿尔热烈的土地上,尽情地抒写生命的激情和火焰,那种放浪不羁的风格,为他的生命勾勒出熊熊燃烧的艺术之火。 三、梵高绘画的艺术价值 梵高的艺术蕴含着强烈的生命意识,也同时在散发着阳光般金色光芒的向日葵下,我们看到的是他充满悲剧的一生,在绘画技艺和表现形式上有着独特的追求。在生前,他的艺术风格是不被人们认可的,但是他从环境入手,追寻着真实的存在,从而促使表现主义风格的诞生。他一生的画作直接影响着法国艺术界,因此在20世纪初期出现了抒情抽象肖像。同时,梵高在艺术创作中,摒弃了绘画的既定框架,将那些束缚艺术想象的东西完全剔除,甚至也忘记了自己的意识形态,将所有的精神和力量融入绘画中,疯狂执着。在众多绘画题材中,唯有景观可以让他物我两忘。自《向日葵》在被人以59亿日元拍卖之后,引起了世界轰动,这样高利润价值的绘画与他生前的穷困潦倒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同时也映衬出梵高的生命价值,因而《向日葵》中有着丰富的内涵和精神价值,透着独特的艺术美。 四、结语 梵高虽然只活了三十七岁,但他即使穷困潦倒,也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对艺术的追求而未扔掉那维系生命与精神的画笔,他画的向日葵不只是色彩,而更是他生命与精神的自我流露,是为生活高唱的赞歌。 从历史上讲,梵高是以为非常超前的画家,作品处于现代艺术前沿。他当时在艺术的探索中具有开创性,但其作品中所包含的的悲剧含义和独特的个性追求,难以被当时人们所理解。在他政治创作高峰之时,恰恰是群众对他误解最深的时候。直到19世纪未,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梵高的作品才逐渐被世人所接受认可。梵高影响到了无数人以后,促成了表现主义,尤其是对于野兽派产生了及其深远的影响,辐射了一代又一代优秀的画家。 参考文献: [1]闻名.留存心灵的痕迹——世界绘画史.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 [2]邵大箴.西方现代美术思潮.四川美术出版社,1990.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3]范缜.从《向日葵》看梵高油画之美.时代文学(上),2010.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66657b0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