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始终有点纳闷:人们为什么习惯于以骨头的轻重来表示对人的褒贬? 自古以来,人们对那些英勇果敢、威武不屈、视死如归者;或刚正不阿,正义凛然,捍卫真理者,都喜欢用铮铮铁骨或硬骨头来表示对他们的崇敬。骨头竟像铁一样硬,其重也就可想而知。与此相反,人们对那些贪生怕死,卑躬屈膝,厚颜无耻,低三下四者,则讥贬为奴颜媚骨,或斥之为软骨头、贱骨头,明显地含有轻蔑的意思。上海人还有一句骂人的话:轻骨头(或骨头轻),也是嘲讽那些听到几句好话便飘飘然的得意忘形者。这种人也是被人们看不起的。 这种习惯从何而来?又是怎样形成的呢? 我不懂医学,不知道在生理学或人体解剖学上骨头轻重的意义。但仅就一般的常识去猜想,似乎也不难理解骨头是身体的构架和支撑。否则,这百十来斤肉及五脏六腑便没处挂靠,也失去了依托,只好瘫在地上而无法站立和挺直,那人也就不成其为人了。就好比没有粗壮结实的钢筋做框架,再多的水泥、石子和黄沙也堆不起一座高楼大厦。 这只是我的猜想,未免幼稚可笑,但也并非没有一点道理。事实上,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早已积累和总结出这样的经验:凡物皆以重者为好。到菜市去买条黄瓜,还要掂掂它的重量呢,重者肉厚实在,轻者空心肉薄。更别说买金银首饰,当然是越重越值钱。或许正因为如此,便有了重要、稳重、厚重、言重、重金礼聘、恩重如山、重比泰山之类的词语。而一提到轻,就往往联想到轻浮、轻率、轻眺、轻生、轻信、轻飘飘等。其间的爱憎褒贬是很分明的。 当人们把这些经验移用于对人的认识和评价的时候,就常常借助干它们去区别各色人的善恶美丑,表现自不同的咸情态度。也正是在这个时候,骨头的轻重之别就具有了特殊的象征意义。 诚然,我们希望铮铮铁骨者或硬骨头者越多越好。最好都像鲁迅那样。因为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他也因此成为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但遗憾的是,这样的人毕竟不多。尤其是解放后,由于众所周知而又可以理解的原因,连不少知名人士也未能保持独立人格,虽然也有像梁漱溟、马寅初、陈寅恪、顾准或是像遇罗克、张志新等这种掷地有声的抗争和泰山压顶不弯腰的铮铮铁骨,代表了中国知识分子的骨气和希望。但可惜这样的人太少了。(钱雨润《从华盛顿广场的活报剧谈开去》) 而另一方面,被人们认为是轻骨头、软骨头甚至贱骨头者,则日见其多。在历次政治运动及史无前例的文革中,为了自身的仕途和名利而检举他人、出卖亲朋好友,对他人落井下石;或卖身投靠,助纣为虐、甘当帮凶和走卒者均不乏其人。到了今天,人们更不难发现,有些人或者做了官,或者发了财,或者出了名,便都自我感觉良好,浑身连骨头都轻得没二两重,自己都把握不住自己。他们自以为有了权、有了钱、有了名之后便有恃无恐,无所顾忌,便可以为所欲为,胡作非为。做官的可以贪污腐败,草菅人命;经商的可以偷税漏税,走私贩私;星星们则可以违法乱纪,借丑闻而扬名他们的诸般行状和业绩令他们的许多前辈都自愧弗如,更具有现代特征。 我曾经想寻找那些轻骨头(当然也包括软骨头和贱骨头)者的骨头之所以轻(或软或贱)的原因,发现并非天生的。固然也与其所处的客观环境有关,但更重要的是其本身的内在因素所决定。正如殷国明先生说的:丧失灵魂的肉体只能越来越轻。因为这时候,肉体的自我一旦丧失了精神,就根本无法确定自己的价值和意义,就会像断线的风筝一样向下坠落。(殷国明:《关于昆德拉》)可不是么?那些人的骨头早已被物欲、肉欲和个人私利蛀蚀一空,他们也早已灵魂出窍,成了一具空壳子,又焉有不倒不垮之理?你只需看那个胡长清,从外表看,矮矮胖胖,粗壮结实,但他的骨头却轻得使他在自己的位置上站不稳,最终瘫倒在地,永远也起不来了。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6db1a73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a35c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