朦胧诗在现代诗歌发展史上的独特贡献

时间:2022-10-15 18:05:35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围绕北岛、舒婷、顾城,谈朦胧诗在现代诗歌发展史上的独特贡献

朦胧诗产生于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一改新诗“明白如话”的特点,内容含蕴隽永。它强调诗人的自我意识,往往借助象征、比喻、错觉、幻觉等手法,变诗的单一形象为多层次的意象迭加,给诗蒙上了一层朦胧的色彩,给人以独特的审美感受。代表诗人有舒婷、北岛、顾城等。“朦胧诗”改写了以往诗歌单纯描摹“现实”与图解政策的传统模式,把诗歌作为探求人生的重要方式,在哲学意义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朦胧诗作为一种新诗潮,一开始便呈现出与中国新诗传统不同的美学原则,其核心精神就是在“文革”封建专制主义下迷失、绝望而痛苦的一代对人的反思,对人的自我价值的现代确认,对人性复归的呼唤,对人的心灵自由与解放的追求。

贡献:

朦胧诗最大的贡献是唤醒了一种现代意识,一种新诗现代化的意识。

首先,朦胧诗人以自我为核心构建了一个新的抒情形象。朦胧诗的出现,正是在对历史进行重新思考的过程当中,寻找自我价值的一种方式。朦胧诗人的叛逆性是毋庸置疑的,一点在北岛、顾城、舒婷的诗歌中得到非常明显的体现。比如舒婷的诗《一代人的呼声》“我推翻了一道道定义;我砸碎了一层层枷锁;心中只剩下一片醒目的废墟······但是,我站起来了,站在广阔的地平线上,再没有人,没有任何手段,能把我重新推下去。”这首诗塑造了“我”的形象从一片废墟中站起,经历了种种磨难之后再没有人能够将我打倒,注意塑造自我形象,对人的自我价值进行确认。北岛的《回答》写道:“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看吧,在那镀金的天空中,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告诉你,世界/---信!”诗中这个傲岸的“我”在对这个不义的世界与历史宣战之后,毅然表达了愿以个体的自我来承担属于全部人的一切,特别是人的苦难,此时的“我”是一代人中最清醒和坚定的灵魂,诗中最撼人心魄的是诗人对黑暗势力的连珠炮般的轰击,那么激烈而坚定,那一连串“不相信”所代表的正是善良与正义的呼声,也代表了人民的不可欺、历史的大浪淘沙。这些诗都体现出朦胧诗人具有非常强的生命主体意识,至少和十七年文学的诗歌比起来,更具创作的主体自由度和时空上的叛逆精神。

其次,朦胧诗人在强烈的自我意绪中显示着介入社会生活、为民族立言的抒情积极性。他们由于都有“文革”十年的社会动荡经历和上山下乡的个人遭际,因此总是倾向于把自己的命运和民族的劫难结合起来审视生活。时代氛围的明明暗暗,促使这批年轻人不得不在呈现自己与隐藏自己之间寻找诗歌表达的道路,从历史的惨痛教训中激发出来的那一股思想解放潮流,也促使他们必须从个体独立于人性解放、人道平等的角度契入社会政治生活,以此去把握诗歌的真实世界。

作为一种审美追求,朦胧诗人既致力于自我抒情,也致力于社会抒情,但最终是让二者统一在人的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上。因此,像舒婷的《风暴过去以后》、江河的《纪念碑》这样高度意象化的政治抒情,像芒克的《在阳光中的向日葵》这样高度象征化的人性抒情,也就不自禁地使他们去表现完全意义上的人,获得一种张扬主体精神的新抒情意识:采用奇特的联想与隐晦的象征有机交融的艺术策略,对人作多角度、多层次的透视,获得一种富有反叛传统色彩的现代抒情体系。 最后,“朦胧诗”在艺术上具有个性化的特点,以表现心理情绪和感受的真实代替实景实事的再现,以审美为基点的多元趋势的价值观代替单一的社会功利判断。每个诗人都是融化在自己心中的“诗的世界”标志着诗歌艺术向自身的回归,“意象”的出现,又给“朦胧诗”带来了形式上的生命。“朦胧诗”以意象的朦胧代替了形象的确定性,以隐喻、象征及瞬间感受作为组织意象的心理基础,在创作技法上采取时空切割、多层建构的意象组合来代替明白晓畅的直述,由蒙太奇的连接,感受角度的改变,多重意识的交替来构成节奏上的跳跃,加深组合的密度,将客观具象转化为心灵意象,构成诗歌的运动感。朦胧诗人在写诗


的时候,会借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感情,这就使得诗歌具有审美意义,比方说顾城的《初春》“阴沉的天空在犹豫,是雪花还是雨滴。浑浊的河流在疾走,是追求还是逃避。远处的情侣在分别,是序幕还是结局。”在这首诗中有三个审美意象:天空、河流、情侣,顾城所描写的意象就是他在现实生活中所见的场景,用这三个意象勾勒出初春的特点,初春是个乍暖还寒的季节,冷暖无常。揭示了人世间的万事万物都具有不确定性的特点。舒婷的《思念》也是一首充满意象的诗歌作品:“一幅色彩缤纷但缺乏线条的挂图,一题清纯然而无解的代数,一具独弦琴,拨动着檐雨的念珠,一双达不到彼岸的桨橹,蓓蕾一样默默等待,夕阳一样遥遥注目,也许藏着一个重洋,但流出来只有两颗泪珠。”在这首诗中四个意象:挂图、代数、念珠、桨橹,将思念的情状鲜明的表达出来,思念是纷乱的,无理由的,孤独的,无尽的,它藏在自己的心灵里,藏在整个灵魂里,不易表露出来。意象使得诗歌更具有审美性,具有可读性,使得诗歌富有美感,更具有可读性。

朦胧诗在崛起的过程中,因主题精神的张扬而有了人之本体思维的觉醒,从而出现了强烈的人性价值追求意识。这种追求意识体现在创作中有三类:一类是对自我的情感价值的确认,另一类是对自我的价值的确认,再一类是对自我的梦想价值的确认。朦胧诗的三个美学原则:不屑于作时代精神的传声筒,不屑于表现自我情感世界世界以外的丰功伟绩,回避写那些我们习惯了的人物的经历、英勇的斗争和忘身的人物场景。

朦胧诗意义绝不是它的晦涩难懂,而是它的寻找自我价值的那种强大的震撼力,这在“后朦胧诗”诗人中影响深远。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71ef2f3866fb84ae55c8d4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