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里的年味总结材料 物阜民丰的今天,人们再也不用为吃穿发愁,对于过年的期盼似乎也就少了许多,于是,不时会听到有人感慨:“年味越来越淡了”“过年真没意思”,过年就剩下吃吃喝喝聚聚逛逛。其实,不只有美食、游玩和团圆,选一本好书,感受“诗和远方”,过一个书香为伴的春节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年味,是记忆里外公执万年历细读的样子。老人家大多讲究老皇历,每逢婚丧嫁娶这些重大的事件,必定事先查看好日子和吉时,对于春节这么一个重要的节日,当然也不例外。到了腊月,外公便早早地看起了他的万年历,于是,大扫除、买年货、祭祖宗。一切井然有序进行着,全家人在忙碌中迎接新年的到来。现在想想,也许外公只是翻看了万年历,机械地照着历书去落实。然而无论如何,那些老祖宗传下来的老规矩和诸多禁忌,也恰恰体现着中华民族“凡事讲礼数”的人文关怀,以及趋吉避凶的生活愿望。不只是会看“好日子”,外公自小练得一手好字,因此,每年家中所有的春联、福字都由他承包,甚至于邻居们家的。至今,我还记得外公龙飞凤舞专注书写,舅舅爬高爬低张贴春联,而我们这群孩子在旁帮忙看位置的情景,仿佛就在昨天。年味,是爸爸老花镜下的每日书报。爸爸文化程度虽不高,但这并不妨碍他爱阅读的习惯养成:每天阅读报纸,每一至两天去图书馆,每年买几本书。“一日不读书,便觉面目可憎”,用来形容爸爸这只“书虫”再合适不过了,哪怕过年也雷打不动地读书看报。每年大年初一,更是早早地出门,去哪,不是拜年也不是作客,而是赶去张元济图书馆的新年赠书活动,选一册自己中意的书。我猜想,从馆长手中接过书的那一刻,爸爸的表情一定是虔诚而满足的。暗暗决定:明年,一定要陪爸爸一起去,记录下那个画面,也为自己选一本书。年味,是放慢脚步,享受一段让灵魂沉浸于书香的时光。难得的假期,暂别“忙day”沉下心来读几本好书,实乃人间悦心乐事,在书中寻味别样的年味:读《红楼梦》,看京城年节习俗,年的神圣与热闹跃然纸上,这里有最阔绰华丽的年;读老舍先生的《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到正月十九,扑面而来老北京浓浓的年味;读丰子恺先生的《过年》,感受到的是禁忌多多、讲究多多、剩菜多多。百看不厌的,还是黄炳虹老师的《老海盐的记忆》,跟随“海盐老人物”来到“海盐老市井”“海盐老地方”,在“海盐老民俗”里聆听“海盐老故事”。看到兴起时,会时不时问爸妈,听他们讲述当时的情境。其实,年还是那个年。年味的浓与淡、有趣与无趣,都在于自己怎么过。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72a6ac9d7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