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子吟诗配画比赛意义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游子吟诗配画比赛意义 《游子吟》是唐代诗人孟某创作的一首五言诗。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全诗共六句三十字,采用白描的手法,通过回忆一个看似平常的临行前缝衣的场景,凸显并歌颂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表达了诗人对母爱的感激以及对母亲深深的爱与尊敬之情。你在你这首诗中读到了什么呢?今天我们就一起画一幅游子吟诗配画来描绘出诗中的景象吧。 1、首先,在画面右侧画一个正在缝衣服的老奶奶,后面画出窗帘。 2、旁边画一个古人,他手上拿着一个包裹,两人中间画一盏灯。 3、在画面左侧画一个圆形的窗户,在窗户周围画一些装饰。 4、下来就可以开始上色了,将人物头发涂成棕色,穿着涂成橙色和黄色,还有紫色和橙色,老奶奶手上的布涂成深蓝色,窗帘涂成蓝色,包裹涂成绿色。 5、将灯涂成浅黄色,窗户边缘涂成棕色,外面涂成深蓝色,剩余空白处涂成浅褐色。 6、最后在窗户里写出我们的古诗《游子吟》,这样一副好看的游子吟诗配画就完成了。 (天天手抄报原创诗配画模板素材,未授权请勿转载) 老师布置的诗配画作业,大家首先要了解这首诗的含义,根据诗句的意思才能画出对应的画面,不了解诗句含义的建议先看下面的译文哦! 游子吟 作者:孟某(唐)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游子吟》翻译 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游子吟》赏析 深挚的母爱,无时无刻不在沐浴着儿女们。然而对于孟某这位常年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的游子来说,最值得回忆的,莫过于母子分离的痛苦时刻了。此描写的就是这种时候,慈母缝衣的普通场景,而表现的,却是诗人深沉的内心情感。 孟某个人简介 孟某,唐代诗人。字东野。汉族,湖州武康人,祖籍平昌,先世居洛阳。唐代著名诗人。现存诗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元和九年,在阌乡因病去世。 《游子吟》是唐代诗人孟某创作的五言乐府诗。 孟某早年漂泊无依,一生贫困潦倒,直到五十岁时才得到了一个溧阳县尉的卑职,结束了长年的漂泊流离生活,便将母亲接来住。这首诗就写于此时。诗人自然不把这样的小官放在心上,仍然放情于山水吟咏,公务则有所废弛,县令就只给他半俸。 诗人仕途失意,饱尝了世态炎凉,此时愈觉亲情之可贵,于是写出这首发于肺腑,感人至深的颂母之诗。 古诗中描写慈母缝衣的普通场景,慈母的一片深情,担心儿子迟迟难归,所以将爱心与牵挂一针一线缝在游子的衣衫之上。也表现了诗人深沉的内心情感。 字词注释 诗句翻译 游子吟 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为即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 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 谁说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报答得了春晖般慈母恩情? 诗句赏析 首联: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用“线”与“衣”两件极常见的东西,将“慈母”与“游子”紧紧联系在一起,描绘出母亲借助一针一线传达对儿子无尽的爱。 中联: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母亲千针万线“密密缝”是因为怕儿子“迟迟”难归。用“密密”和“迟迟”两个叠词,描写出母亲面临儿子将要远行时的复杂心情,既担心儿子长久在外不回,又不想儿子离开。所以把针脚缝的非常细密,希望它更结实。 尾联: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寸草心”,可以理解成作者虽然取得了成就,但还是不能报答母亲含辛茹苦的养育之恩。诗人将自己的行孝之心比作“寸草心”,将母爱比喻成“三春晖”,用反问来勉励自己要努力、孝敬母亲,字里行间表露着对母亲的爱与讴歌。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7bd9e0c67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0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