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娲造人》教案

时间:2022-03-27 03:05:14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七年级试卷、教案

23.女娲造人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藤、添、娲”等10个生字。掌握“管理、果 然、终止、未免”等词语的用法,并能模仿造句。

2.掌握神话的特点,体会想象在神话中的作用。

3.使学生理解女娲身上所寄托的人类母亲的优秀品质,培 养学生的想象力。思考自身来源,珍爱生命。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本课“藤、添、娲”等10个生字。掌握“管理、果 然、终止、未免”等词语的用法,并能模仿造句。

2.使学生理解女娲身上所寄托的人类母亲的优秀品质, 养学生的想象力。思考自身来源,爱生命。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神话吗?神话故事当中有丰富的想象,奇妙的情节,瑰丽的色彩,以及奔放的情感。它表现了“人类童年时代的天真”,具有“永久的魅力”。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奇妙的神话世界,感受一下女娲造人的神奇。

二、作者简介

袁珂先生,本名袁圣时,笔名丙生、高标、袁展等,生于四川新繁县。袁珂先生著述颇丰。1950年,第一部神话专著 《中国古代神话》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较系统的汉民族古代神话专著,由此奠定了袁珂先生的学术声望。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 朗读课文,划分文章结构层次。

明确:第一部分(1:交代故事的起因。开天辟地后,万物具备,世界上没有人类。 第二部分2——12:写女娲造人的过程。 第三部分(13——15:写人类广泛出现在世界上。

第四部分(16——17:写女娲把人分成男女,叫他们自己创造后代,使人类代代延续。


七年级试卷、教案

2. 想想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叙述的。

明确:天地无人——黄泥捏人——创造许多人——分为男女,延续后代。 3.女娲用了几种方法创造出人类?

明确:两种,用黄泥揉团成泥人;用枯藤挥洒泥点,甩出小人。 4.女娲造出来的人是什么样的呢?

1她把这个小东西放到地面上。说也奇怪,这个泥捏的小家伙,刚一接触地面,就活了起来,并且开口就喊:妈妈。

2)她给她心爱的孩子取了一个名字,叫做“人” 女娲像什么?

(妈妈)对她就像妈妈一样,那我们从心理和神态描写,一起来分析“妈妈”女娲的形象。(学生分析,教师点拨。

5.女娲的慈爱、辛劳与不懈努力不正是一位勤劳、智慧、伟大的母亲形象吗?

明确:她充满生命活力与母性,有着母亲的喜与忧。从女娲身上我们看到了人类母亲的优秀品质,这种崇高的母爱正是我们人类生生不息的源泉。

6.故事中哪些内容体现出女娲的“人”性?

明确:“人”的心理、情感、活动表示在:寂寞孤独、自豪欣慰、忙碌疲倦…… 四、课堂总结

无论是今天学习的美丽的神话还是关于人类起源的科学争鸣,都是一串串不同时代的人们探寻生命问题的足迹。它让我们体验到了生而为人的自豪,使我们感受到生命是如此独特而美好。也许我们的生命本身就是个奇迹,让我们珍爱生命,努力拼搏,这样才能无愧于自己的生命,让我们美丽的生命绽放出应有的色彩。

五、板书设计 《女娲造人》 天地无人 黄泥捏人 创造许多人 分为男女,延续后代 六、作业布置

1.完成本节课的《同步练习》

2.预习《寓言四则》导学案中的“探究案”


七年级试卷、教案

教学反思

本课是初中语文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23课。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汉语素养以及合作探究精神,创新精神是这篇文章的重要理念。为实现这一目标,同时也体现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三个维度的统一,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汉语课堂。这篇课文属神话,内容浅显易懂,所以教师要让学生通过自读、想像女娲另一种造人的动机、方法,并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进一步理解女娲的形象,从而进一步体会作者丰富的想像力。

教学程中注重和学生的课堂互动,使每位学生都能够积极的配合老师讲课,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7dc8296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c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