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 《社会学概论》综合习题二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社会化的内容可以概括为( )、( )、( )、( )和( )五个方面。 2、从生命周期的角度看,在现代社会中,人的社会化过程一般被划分为( )、( )、( )、( )四个阶段。 3、( )是处于某一社会位置上的人实践其所应遵循的角色规范的情况,而实际上表现出来的角色。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广义的社会化 2、社会角色 3、角色领悟 4、社会互动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社会化的社会主体。 2、简述角色失调的原因。 3、简述角色失调的解决方法。 4、简述社会互动的类型 四、论述题(共20分) 1、试述符号互动理论。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社会化的内容可以概括为(技能社会化)、(政治社会化)、(道德社会化)、(行为社会化)和(性别角色社会化)五个方面。 2、从生命周期的角度看,在现代社会中,人的社会化过程一般被划分为(儿童期)、(青年期)、(成年期)、(老年期)四个阶段。 3、(实际角色)是处于某一社会位置上的人实践其所应遵循的角色规范的情况,而实际上表现出来的角色。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广义的社会化既包括童年期的社会化,也包括个体成年后的社会化过程,是一个内化社会价值标准、学习角色技能、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是一个贯穿人生始终的过程。 2、社会角色:综合地说,社会角色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与人们在社会关系体系中所处的地位相一致、社会所期望的一套行为模式。 3、角色领悟:是指个体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对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的认识、态度和情感的总和。 4、社会互动:群体活动和社会过程是以互为条件和结果的社会行动为基础的。这种相互影响的社会行动可以简称为社会互动。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1、简述社会化的社会主体。 (一)家庭 (二)学校 (三)同龄群体 (四)工作单位 (五)大众传播媒介 2、简述角色失调的原因。 (一)角色准备不足 (二)多重群体的社会化 (三)角色人格与自然人格的冲突 (四)边际人的角色冲突 3、简述角色失调的解决方法。 (一)角色规范化 (二)角色合并法 (三)角色层次法 (四)角色地位变化法 4、简述社会互动的类型 (一)不同行动主体之间的社会互动 1、人际互动 2、群体互动 (二)不同性质的社会互动 1、合作 2、竞争 3、冲突 (三)集体行为:一种特殊的社会互动 四、论述题(共20分) 1、试述符号互动理论。 答:符号互动理论侧重从心理学角度来研究社会,强调语言、姿势、表情等符号在社会互动中的作用,揭示行动者对互动情境的主观理解,以及这一理解对进一步互动产生的影响。符号互动理论源于20世纪20年代美国芝加哥学派的乔治·赫伯特·米德的学说,并受到库利和托马斯理论的影响。60年代,其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基本形成。随后,它又分化为两大学派:以布鲁默为代表的芝加哥学派和以库恩为代表的衣阿华学派。这一理论关于社会互动的基本观点如下。 (一)强调符号和意义在社会互动中的作用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这一观点认为,符号是社会互动的中介,人的互动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有意义的行为,是符号互动。这里的符号是指能够代表某种意义的信息载体,包括语言、文字、姿势、表情等。这一理论认为,人与动物在互动方面的区别在于:动物的行为是非符号性互动,是本能的,是对外界刺激的直接反应;而人的互动与此不同,人不仅存在于自然物理环境中,也存在于符号环境中,人在接受他人的影响并做出反应前还有一个对符号所代表的意义进行解释、判断的过程。托马斯认为,人类的行为不能被理解为对环境简单的反射反应,相反在刺激和反应之间,要插入一个主观定义的过程。乔治·赫伯特·米德也非常重视互动符号和思维的研究。 (二)强调“情境定义”对社会互动的影响 情境是指人们在互动中所面临的特定情况和场景,包括自己、他人以及特定的时间、地点等。“情境定义”则是指在行动前对所处特定情境的主观解释过程,也就是对情境所作的理解或确定所赋予的意义。任何符号所代表的意义都不是先天固有的,而是人们在交往中逐渐约定俗成或赋予的,如语言、文字、知识等。但符号意义并不是固定不变的。首先,意义和情境相互依存。同一种行为或符号在不同的情境中的意义可能不同,如点头这一行为,在课堂情境中表示赞同,但在路上与熟人相遇,看见对方点头微笑,则是友好地打招呼。其次,意义的确定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主观理解。因此,相同的刺激所引起的反应可能因人而异,同一个人如果对情境的主观定义不同,反应也会不同。托马斯强调“情境定义”的极端重要性,认为尽管有些定义在客观上并不准确,但它仍然指导人们的行动。例如,如果人们相信打喷嚏可以传播艾滋病,在艾滋病人患流感时,就会竭力回避他们,而事实上这种行为是基于错误假定之上的。乔治·赫伯特·米德和库利则从“自我”交流、角色情感等角度说明了“情境定义”对社会互动的影响。 符号互动理论发展到当代,其内部发生了分化,并由此衍生出一系列与符号互动有关但又观点各异的理论流派。以芝加哥学派和衣阿华学派为代表,这两个学术派别的观点有趋同的地方,然而更多的是对立。简要地说,两个学派的观点相同之处如下:人类制造和使用符号,借助符号进行互动,通过角色领会进行顺利交往;心智和自我的存在以社会互动为前提;社会互动是构建社会的基础。在人的人格结构和稳定性问题上、在互动主动性问题上、在方法论等诸多方面,芝加哥学派和衣阿华学派存在着较大的对立。 精品文档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84228b6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9f52ec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