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简介 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是指带有劝喻或讽刺意义的短小故事。 “寓”是寄托的意思,“顾名思义,就是寓意于言,也就是把讽喻的意义蕴藏在故事之中,让人们在故事的情节里记取它的涵义(主题思想)。”(陈伯吹《漫谈寓言》) 寓言的产生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的早期,公元前六世纪左右,古印度出现的梵文本的《五卷书》,一般认为是最早的寓言集。随后又出现了古希腊的《伊索寓言》、德国的《莱辛寓育》、俄国的《克雷洛夫寓言》等。我国在春秋战国时代,寓言就已经盛行,先秦诸子百家著作中,就有不少优美的寓言。例如《守株待兔》、《叶公好龙》、《狐假虎威》、《愚公移山》等。 寓言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寓较深的道理于简单的故事之中,具有鲜明的训诫性、讽刺性和哲理性。寓言一般结构简短,情节集中,故事风趣幽默,人物性格突出,常用比喻、拟人等手法。寓言的语言生动形象,常用简约的语言勾画人物的动作和心理。 寓言按其表现题材来看,可分为动物寓言和人事寓言等类型;按其写作年代看,可以分为古代寓言和现代寓言等类型。古代寓言指古代写作的寓言。在我国,一般指五四运动以前创作的寓言。古代寓言有的是从民间寓言记载下来的,有的是根据民间传说加工而成的。经过记载或加工,扩大了流传范围,增强了文学色彩,甚至成为胜脍炙人口的佳作。其主要特点是情节、结构简单,往往是一两百字一则,甚至几十字一则,但故事生动有趣,思想深刻,为现代寓言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859f457bc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d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