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索寓言 他与克雷洛夫、拉·封丹和莱辛并称世界四大寓言家。他曾是萨摩斯岛雅德蒙家的奴隶,曾被转卖多次,但因知识渊博,聪颖过人,最后获得自由。 《伊索寓言》是源自古希腊的一系列寓言。相传由伊索创作,再由后人集结成书。也有人认为并无伊索其人,只是古人假托其名将一些民间故事结集成书。《伊索寓言》脍炙人口,对欧洲的寓言文学影响很大,拉封丹著名的《寓言诗》即以《伊索寓言》为主要素材。 1世纪初有拜特路斯用拉丁文撰写《伊索寓言》五卷。2世纪又有拔勃利乌斯(Babrius)以希腊韵文写寓言共122则。罗马人亚微亚奴斯(Avianus)又以拉丁韵文写寓言42首。15世纪君士坦丁堡的修道士普拉努得斯(Maximus Planudes)收集的《伊索寓言》150则,后由巴勒斯(Bonus Accursius)印刷出版,普拉努得斯并因此被教会迫害。教会认为普拉努得斯根本没见过伊索寓言,只是以伊索的名义自己进行编造。 1546年罗伯特·史蒂芬出版《伊索寓言》,这个版本增加了巴黎皇家图书馆抄本内容。1453年著名意大利学者洛伦佐·维勒(Lorenzo Valla)将《伊索寓言》等译成拉丁文,广泛印行。1610年瑞士学者艾萨克(Isaac Nicholas Nevelet)刊印的《伊索寓言》,题为《Mythologia Aesopica》,是目前最详尽的故事集,包括136则自梵蒂冈图书馆里发现的伊索寓言,但很多不是伊索的故事。 瑞士学者耐弗莱特曾说过,巴勃利乌斯应为《伊索寓言》的作者之一。法国人弗朗西斯(Francis Vavassor)认为《伊索寓言》中的《猴子和海豚》(The Monkey and the Dolphin)这一篇里提到的Piraeus,这是在伊索死后两百年才有的海港。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6e1cd305d838376baf1ffc4ffe4733687f21fc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