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刘姥姥在《红楼梦》中的地位和作用 作者:尹红召 来源:《无线音乐·教育前沿》2015年第06期 中图分类号:I207.411 ; ; ; ;文献标识码:A 《红楼梦》众多人物中,最吸引我的是刘姥姥这个人物。我认为作者塑造这个人物具有重要意义。作者塑造了一个下层社会出身的劳动人民,通过下层社会劳动人民的亲闻亲见,将荣国府富贵繁荣、荒淫、溃败的生活和贫苦农民的生活予以对照,加以揭露;把她当作贾府盛衰的目击者和客观见证人。所以说刘姥姥是一个相当重要的人物。 刘姥姥是一个久经沧桑的老寡妇,膝下无儿女,只靠两亩 薄田度日,加上官府赋税德役等负担,生活非常艰难。她女婿的祖父曾做过一个小小"京宫",曾和贾府王夫人之父连宗认作"侄儿"。正是祖上"连过宗"这么一点瓜葛,引出刘姥姥三进大观园。 有人把刘姥姥一进荣国府求助和二进荣国府时的"俚言博笑"混在一起,说她性格的主要特点是善于逢迎巴结,不知羞耻;这种看法,我认为不正确。刘姥姥在大观园的所有表演,都是贯穿着卑躬屈膝,奉承迎合的心理。刘姥姥三进荣国府,目睹了贾府贵族特殊的生活方式,特有的思想感情,并发出感叹,感叹中有赞赏和歌颂,但最主要的是批判,主要是那些批判呢?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写:刘姥姥对贵族的高度物质享受表示不满。这个从茅舍低檐的贫苦农民进入贾府,宛如到了另一个世界。甚至有到了"云端"、"天宫"的感觉。王熙风屋里的香气扑面而来,使她无法辨别是什么香味。那满屋里的东西耀眼争光,使她头晕目眩。怡红院里的琴剑瓶炉,锦笼纱罩,金彩珠光,使她眼花缭乱。初进贾府时,刘姥姥看见,王熙凤那里一顿家常便坦的桌上摆满鱼肉,吃罢饭后,也不过略动了几样,当贾母等人吃腻了山珍海味,吃不了,拿去喂猫;又想吃新鲜瓜菜时,刘姥姥说"依我们倒想鱼肉吃,只是吃不起"。 一、刘姥姥对贵族的高度浪费的不满 贾母在众人面前炫耀自己长于候门公府,知多见广后,命人拿"软烟罗",给林黛玉糊窗子。刘口里又不住的念佛,说道"我们想做衣裳也不能,拿着额窗子岂不可惜?"。王熙凤拣了一碗鸽子蛋放在刘姥姥 的桌子上,说:这鸽子蛋"一两银子一个",刘姥姥夹不住,掉到地上。她忙去捡,便被人拣走不要了,她叹息说:一两银子没有听个响声儿就没有了,岂不可惜。刘姥姥是个农民,知道粮食来之不易,最反对浪费。口中念佛,说"岂不可惜",这是刘姥姥婉转地谴责浪费。"花钱不听响",这话是旧社会剥削阶级败家子挥霍浪费的话。一个求乞者公然在贵族面前,如此真言不谓,锋芒毕露,显然是感情激动,脱口而出。还有"成窑五彩小盖蛊"是很名贵的,但只因刘姥姥用过一次,妙玉就要把那茶坏扔掉。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贾府的豪华奢侈,已经 不能用几十两或是几百两银子,所能计算得了。 二、刘姥姥讽刺贵族的不劳而食 刘姥姥看到贾母歪在榻上,身后有一个纱罗裹的美人一般丫鬓在那里捶腿。逛大观园时,有丫鬓拿着漱孟,鏖尾巾帕之物。走路时,坐在老婆子抬的竹椅上,除了吃东西外,样样都靠别人。当着这样一个终日无所事事,不劳而获的贵族的面。刘姥姥说"我们生来是受苦的,老太太生来是享福的,我们也要这么着,那些庄稼活也没人做了。我们村庄上种地、种菜,每年每月,春夏秋冬,风里雨里,那里有坐着的空儿,累了就在地头歇歇!。言语之中,刘姥姥强调了种地、种菜都靠农民的辛苦劳动,委婉的讽刺了象贾母那样的悠闲自在,粮菜从何而来。一个一年四季在风里雨里劳动的人,看到比自己年龄还小的贾母躺着享受,流露 出了不平之气。其实,四大家族里的寄生虫,或废物不只是一个,而是一个阶段。贾府二三十个主子,占有了数万亩的土地,他们自己居住在京城里,土地就交给由周瑞、乌进孝这样的二地主,三地主去经营,自己完全同生产过程脱离,根本不做什么事情,终日游子好闲。就连饮食起居,他们都照料不了自己,离开奴仆们将无法生存。贾母离不开鸳鸯,王夫人离不开彩霞,甚至精明强干的凤姐也离不开平儿。为此他们使唤三百多个奴仆,服侍他们吃饭、穿衣,从而同生产过程完全脱离,这就揭露了封建社会,农民养活地主,劳动人民当牛做马,少数人做享清福的这样一个事实,批判了贵族的不劳而食。 三、刘姥姥揭露了贵族生活的荒淫无耻 在刘姥姥一进荣国府,正和凤姐诉说自己困难的时候,贾蓉来借玻璃炕屏,你试听着年轻的侄子与年轻的婶娘的一番话,以及贾蓉走后又把她叫回来,终于又是欲说不说他们那种眉来眼去,轻薄下流的情调,刘姥姥便能猜出他们的关系。我们可以用焦大所骂的一句话来揭露贵族生活的荒淫元耻。"每日偷狗戏鸡,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这句话充分暴露了他们的腐朽性。 刘姥姥三进大观园,从以上几个方面对贵族进行了批判。 这些批判多半是委婉、含蓄,但某些谴责却是赤裸裸的、一针见血的。通过这四个方面的批判,我们可以看出,寄生性、腐朽性、反动性决定了四大家族的最终命运一一垂死性,所以说,刘姥姥是贾府盛衰的目击者和客观见证人。 通过三进大观园及对贵族的批判,刘姥姥这个人物的性格特征就展现在我们面前了。一方面,她是饱经沧桑的老寡妇,受人周济的穷亲戚,察言观色,忍受嘲弄,而又显得心甘情愿,高高兴兴,富有阅历和机变;另一方面,又是一个对豪门贵族完全陌生的乡下人,具有好奇心,心直口快,大惊小怪,滑稽可笑。她忠厚宽容,但又含着辛酸和自尊。她在困难时曾硬着头皮乞哀告怜,但在别人危难时又能热情相助,相互矛盾的特点完整地统一在刘姥姥的身上。 作者创造刘姥姥这个人物形象,目的之一,他要通过一个农村老妇女的眼光,来暴露并且批判贵族封建家庭的兴衰到没落的过程,揭露他们富贵豪华、穷奢极欲的罪恶。之二,通过对刘姥姥这个人物的创造,来结束巧姐的命运,同时又从而宣传他那善恶报应及宿命论的思想。之三,通过刘姥姥这个人物与各个人物的接触与关系,来暴露各个主子之间的矛盾,加速了灭亡的速度。 作者把刘姥姥描写人《红楼梦》中,的确是经过了一番深思熟虑,形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刘姥姥这个人物形象,丰富和深化了《红楼梦》的思想意义。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9892706e1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c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