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作业借鉴了张备等老师的文章思路,在此表感谢! 为什么唐代许多诗人不得志 华夏从西汉开始,就有了“学而优则仕”的目标,唐代的许多诗人也都有求仕途之志愿。但是,翻看唐代诗人的生平简历,却发现多数诗人都长期郁郁寡欢而不得志。在此,仅对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进行简单的分析。 一、 安史之乱 时事动荡 在这一大的社会背景之下,诗人们的政治抱负难以施展。 (一)王维 在安史之乱中被俘,迫受伪职,后以陷贼官论罪,贬为太子中允。之前的雄心壮志也逐渐消极下去,开始信仰佛教,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而与其相似的诗人储光羲,也因在安史之乱中被受伪职而被定罪遭贬,死于贬所。 (二)杜甫 35岁入长安,以求施展政治抱负,结果进取无门,困居长安十载。44岁时始任右卫率府胄曹参军。安史之乱时被陷困长安,后逃奔凤翔,谒见肃宗,授左拾遗。代宗宝应元年(762)因蜀中军阀混战,流亡到梓州、阆州。大历三年(768)漂泊于岳阳、潭州、衡州一带。大历五年(770)冬,携家出蜀,病死湘江途中。真是身不由己陷泥淖,壮志不得酬。 二、党派斗争的牺牲品 (一)柳宗元 顺宗永贞元年(805)与刘禹锡等参加王叔文集团,积极进行整治革新。同年八月宪宗即为,革新失败,被贬为永州司马。十年后迁柳州刺史。元和十四年(819),即46岁时卒于任上。 (二)骆宾王 高宗元年(670)被贬,从军西域,从塞外还,宦游蜀中。后又任武功明堂、长安等县主簿。仪凤三年(678)因事下狱,出狱后,北赴幽、燕,再度投身戎幕。调露三年(680)除临海县丞,怏怏不得志,弃官而去。嗣圣元年(684)徐敬业在扬州起兵讨伐武则天,他应邀参加幕府,写出了著名的《讨武瞾檄》。徐敬业兵败,他下落不明。 (三)李商隐 25岁登进士第,任秘书省校书郎,调补弘农尉等职务。但后因卷入“牛李党争”而遭排挤,终身不得志,抑郁而死。 三、触犯当权者利益 (一)直言上谏的陈子昂 陈子昂少时任侠仗气后折节读书,遍览经史百家。24岁举进士。因上书论政,得到武后重视,授麟台正字。后迁右卫胄曹参军等。万岁通天元年(696),又随武攸宜北征契丹,屡次进言,为武攸宜所恶,受降职处分。圣历元年(698)辞职回乡,被武三思指使县令段简加以诬害,仅41岁冤死狱中。 (二)戏作斗鸡檄文的王勃 少有“神童”之称,博学多才。15岁举幽素科,授朝散郎。后为沛王府侍读。因戏作斗鸡檄文触怒高宗,斥逐王府。遂南游巴蜀,漂泊西南。返长安后,因事免官,其父亦受累贬交趾令。赴交趾省亲,渡海坠水而死。 (三)无辜的李贺 号称“鬼才”,史谓其“七岁能辞章”。元和初年,因父名“晋萧” 与“进士”音近,犯父讳,不应举进士。虽韩愈为作《讳辩》,力加劝勉,终未能遂愿。从而阻断了他的仕途。后来他作过品位极低的奉礼郎,郁郁不得志而终。这也反映了当权者的昏庸,对贤人的不珍惜。 四、刚正不阿 奸臣陷害 (一)张九龄是开元时代的贤相之一,在朝刚正不阿、直言敢谏,但却触犯了奸臣利 益,被李林甫排挤出朝。 (二)王昌龄因事贬官岭南,后北还任江宁丞。天宝七年(748)再贬为龙标县尉。安史之乱时还归乡里,被闾丘晓杀害。 (三)温庭筠55岁那年又名落孙山。后来得罪令狐陶而被贬为随州随县尉,当了一个小的不能再小的官。62岁那年冬回到淮南,因穷迫乞于扬子院,醉而犯夜,竟被巡逻的兵丁打射了牙齿。兵丁却急言温庭筠狭邪丑迹传至京师。63岁老翁致书公卿间,为己雪冤。咸通6年,出任国子助教。次年以国子助教主国子监试,并将所试诗又公布于众,请群众监督,杜绝了因人取士的不正之风。但是此举又遭权贵不满。宰相杨收将其贬为方城尉。年事已高,因主持公道而招忌被贬。温庭筠在这年冬抑郁而死。 五、怀才不遇 (一)卢照邻 “初唐四杰”之一,少年师从曹宪、王义方学习《苍雅》及经史。他勤奋学习希望“明主以令仆相待,朝廷以黄散为经。及观国之光,利用宾王,谒龙旗于武帐,挥凤藻于文昌。”但是事与愿违,他才高位卑,不被赏识,一生坎坷,命运多舛,晚年得了风疾,境遇悲凉,手足痉挛,痛苦不堪,自投颖水而死。 (二)孟浩然 40岁游京师,应进士不第,返襄阳。在长安时与张九龄、王维交谊甚笃。有了诗名后漫游吴越,穷极山水,以排遣仕途的失意。因纵情宴饮,食鲜疾发而亡。 六、自身原因分析 正所谓:当官不比读书易,功名好求事难做。从诗人们的自身剖析也有一些不足。 (一)诗人自认为腹有诗书,比较清高自傲。对现实充满幻想,缺少实际经验、阅历,所以充满了愤愤不平。 (二)有抱负思想和理论,但缺乏抱负实践的基础锤炼和组织能力与魄力,遇到困难就灰心丧气,没有忍耐力。 (三)诗人大多性格耿直,有着江湖味道。爱意气用事,不分场地与官场“颜色”,对事情的态度易偏激。 (四)有的虽然诗高八斗,可管理才能与水平低下,遇事情和问题在观点上目光短浅,特别是不善于权谋之道。 这一切都不被权贵看好,甚至生厌反感,排挤打压文人执政。 荀子曾云:“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口善言,身行恶,国妖也。”我们要做国宝,重国器,除国妖。虽然唐代大多诗人的仕途之路充满坎坷,甚至为此丧生。但使人们留下的巨著会永放光彩的!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9cc096325c52cc58bd6beb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