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跟党走西柏坡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2011年,一个不平凡的年份,穿越血与火的历史烟云,历经建设与改革的风雨洗礼,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迎来了她90岁的生日。为此教育部团中央开展了全国高校学生以永远跟党走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为了响应此次活动,系团总支组织与安排我院2009级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赴西柏坡进行暑期实践,开启了我们的红色之旅! 向实践学习 有一首歌,名字叫做《又见西柏坡》,我们还在西柏坡向人民诉说 要把谦虚谨慎的作风 牢记在心窝红歌会上的嘹亮歌声依旧回荡在耳边,然而那时的我却并没有真正的感受过西柏坡的谦虚谨慎,也没有亲身体验过西柏坡的艰苦奋斗,更没有深刻领悟过西柏坡精神的内涵! 当北行的列车启动时,心里的期待与激动难以平复,第一次进村的道路很曲折,山路十八弯在前进的途中表现得淋漓尽致。然而抬眼望西柏坡满眼青翠,前临碧波荡漾、水光潋滟的西柏坡湖,背靠满坡翠柏、松涛阵阵的西柏坡岭,进入这里,一种返回精神家园的亲切和熟悉,一种远离尘世喧嚣与浮躁的美,让人心旷神怡。那些富有华北特色的平顶房,又矮又小,外墙抹着一层白灰,屋里都只上了一层黄,家家户户木板门,井字型的方格窗,没有一点雕饰,屋地都是用灰渣和泥土混合打成的,就是这些普通甚至是简陋的农家小院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西柏坡的谦虚谨慎,透过历史的瞳孔,我们仿佛看到了老一辈领导人,衣着朴素,粗茶淡饭,却运筹帷幄地指挥了震惊世界的三大战役;仿佛看到了革命领导人在这里艰苦奋斗与人民同甘共苦、血肉相连的动人传说;仿佛看到了新中国从这里走来,走向新世纪,走向未来的辉煌巨变! 而我们这次的实习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作讲解员。通过义务讲解,不仅加深了新时代大学生对那段峥嵘岁月的认识,激发我们的爱国热情,还是更多的人们认识和了解西柏坡。红色旧址面向的对象主要是企业单位和共产党员,还有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对于历史的缅怀和被洗礼的需要是他们旅游的主要动机,而我们的讲解工作,在他们旅游的整个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讲解的好与不好严重影响到他们此次旅行的价值的高低。所以,讲解员对于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我们应该端正态度做好讲解,讲解内容需要积极准确,适当的深入,要走人性化、感性路线,而不能是传教式的讲解。 西柏坡是党中央、毛主席进入北平、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旧址这边主要是五大书记旧址,华北人民政府主席董必武的旧居,中央军委作战室,防空洞,七届二中全会旧址,九月会议旧址组成,除了实物讲解之外,主要是要让游客了解历史的来龙去脉,各个领导人在西柏坡做了哪些事情,从而了解西柏坡主题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的深刻内涵。现在许多大学生,大多对红色历史怀着一种比较冷漠的情绪,那些艰苦的日子仿佛离我们都太遥远了。而讲解员的工作彻底地改变了我们很多人对于红色文化的理解,并且对于西柏坡,对红色文化,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情感。 向人民群众学习 七一前后,是红色旅游的高峰时段,这就使得同学们的志愿服务异常忙碌。但在这次实习中,同学们除了作讲解员之外,还利用晚饭后的闲暇时间走访老乡家里,了解老区人民的生活状况,倾听老区人民讲述那动人的英雄故事,体验西柏坡地区的风土人情。 在西柏坡,还有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那就是毛主席教当地百姓种植水稻的故事,西柏坡是一个依山傍水的小山村,滹沱河两岸滩地肥美,稻麦两熟,是有名的鱼米之乡,曾被**臻将军誉为晋察**边区的乌克兰。1948年秋天,毛主席外出散步时发现西柏坡农民种稻时,不是先育苗后插秧,而是直接播种,产量很低,他便亲自把自己家乡如何育苗插秧的经验教给当地村民。事隔十年之后,1958年6月,毛主席还惦记着此事,特意让中央办公厅给西柏坡的乡亲写信,让他们到水稻高产的涿县去学习,从此,西柏坡一带的水稻也越种越好。 和谐的军民关系,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坚强的后援力量。三大战役中,人民解放军打到哪里,群众就支援到哪里,前线需要什么,人民群众就运送什么。当时在解放区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最后的一碗米用来做军粮,最后的一尺布用来做军装,最后的老棉被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含泪送战场。 通过与老乡们的交流得知,1987年的时候,包括西柏坡村在内岗南水库周围有几十个村庄,但每个村庄都很小,西柏坡村只有五六十户,二百多人。人们的收入来源主要是种地和外出打工,但是种地所得收入很少,很多人外出打工,名义上村里有一百多人,但是好多都是户口在村里,而人在外面打工。西柏坡纪念馆是始建于1976年10月,1978年5月26日为纪念中共中央进驻西柏坡三十周年正式对外开放。在纪念馆未开放之前,这里很少有游客,几乎没有领导来参观视察。 但自从1978年纪念馆对外开放以后,旅游业逐渐发达起来,外出打工的人也逐渐返乡回来搞旅游业。旅游业的兴起,使得西柏坡村的村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近些年来,随着红色旅游的蓬勃发展,西柏坡更是发生了 翻天覆地的变化。 柏坡精神,时代传扬 针对此次实践的内容,大家针对自己发现的一些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红色旅游业应将西柏坡特殊的历史意义品牌化,规模化发展;(二)可以借鉴一些成功的立体农业发展模式,开展山区立体农业;实现农副产品的产业化经营。从而做好老区发展的长远规划,在新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再创辉煌! 为期十几天的社会实践稍纵即逝,我们依依不舍地坐上返程的列车,回头望,滹沱河水潺潺,似乎在说那永远说不完的故事。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9fa39f50722192e4436f6c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