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训练要在内化上下功夫 [内容概要] 内化是形成学生语文素质的心理机制,一切语文教学的外因都要通过学生主体这唯一的内因来实现。因此,语文教学必须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热爱、尊重、理解、相信每一个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创设生动活泼的训练情境,因材施教,因类指导,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加速其语文素质的内化进程。 1、积累。积累是内化的前提和基础。素质是日积月累的结果。(1)强化诵读。朗读、复述、背诵是吸收、储存、积累规范化语言的主要途径。经常朗读、复述、背诵教材中规范精美的语言,就能在记忆中积淀,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自身的语言,促使个性化的语言日趋规范、成熟,达到“久熏幽兰人自香”的效果。(2)注重联系。将语言材料与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生活经历结合起来,建立多向的联系,学生积累的就不仅仅是语言材料,而是伴随着丰富内涵的“语言合金”,久而久之,便会融化到学生的生活中、情感中去,形成语文素质。(3)学会辨析。联系重在求同,辨析重在求异,让学生学会字、词、句、段的辨析,有助于积累的准确性,提高积累的效果。 2、整合。整合是内化的关键,是学生个性对积累的语言素材进行有选择的转化过程。(1)重组教材,促进同化。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将同一类课文组合起来,再适当地补充相应的教学内容,组成大单元学习,促使学生在温习中将获得的知识、能力去伪存真,去粗存精,长成知识树,形成能力网。(2)比较归类,点拨顺应。每逢教到一个新的语言知识点、训练一种新的学习方法时,都要与原有的知识体系、学习方法进行比较,点拨异同,使学生在比较中加以归类、重组,更新认识,增强能力。(3)创设条件,迁移磨合。适移性的练习能将积累的东西通过实践逐步与自身相融,达到和谐,化为个体的一部分。 3、外化。外化是素质内化心理活动的终极。学生语文素质的外化不能局限于试卷上、课堂里,必须到社会生活的大舞台上显身手、长才干,确立“大语文观”。(1)加强交流,让学生的素质显在课堂上。课堂上要创设条件,增加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流的机会。如抓住有争议的问题,组织学生辩论;进行一分钟演讲;开设信息交流课等,在充分的交流中,既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又显现了学生的语文素质。(2)加强交往,让学生的素质显在活动中。语文教学要还语言的本来面目——交际,引导学生走出教材、走出课堂、走出学校,在丰富多彩有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中运用语言尝试交际、广泛交往,既拓宽语文教学的天地,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反思回望]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语文教学在一片“返璞归真”的呼声中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要把语文课上成语言文字的训练课”,“语言文字训练”成为当时语文课堂教学的主旋律。毋庸质疑,语言作为一种交际的工具,要掌握它必然要经历“训练”的过程;言语作为一种能力,也必然要经历“练习”才能形成。语文教学着力于语言文字的训练,在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活动中获得语文素质的整体提升,这样的语文教学观真正体现了语文学科的特质。 然而,好事总是多磨的,有了正确的语文教学观并非一定能上出好的语文课。事实上,许多语文课“走样了”,有的课重“训”轻“练”,教师揪着课文的一词一句问个不停,美其名曰“以问促思”,支离破碎、残缺不全;有的课重“量”轻“质”,花哨地进行没有训练价值的语言活动,演变成了语言文字的游戏课,或者变成了语言文字的练习课。这样异化的语文课本质上将语言文字的训练游离在学生的心门之外,既难以触动学生的情感,也难以锻炼学生的能力,语文教学似乎陷入了新的困境。此时,我读到了燕国材教授的《学习心理学》,他提出了著名的IN结合论,即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结合理论,也就是学习内化理论。对照当时的教学问题,我从学习内化理论视角,提出了语言训练要在内化上下功夫的观点。其中建立内在联系、注重整合迁移等观点都基于自己对教学实践的长期思考,并非虚构与杜撰的,自觉很有底气。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a222876e1bd960590c69ec3d5bbfd0a7856d5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