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人文社会学理论有三种方法论取向,实证主义、人文主义和批判主义,它们共同形成了社会学三大理论传统。三者之间既有相通处,也有许多不同点。 不同点: 主要表现在各自的研究对象、逻辑起点、研究特征以及对社会学定义的着重点等方面,下面具体阐述之: 实证主义: 实证主义是以孔德、斯宾塞等社会学创始者为代表,并经古典社会学的代表人物涂尔干发展后日趋成熟,他们认为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之间并无本质的区别,它们遵循着同样的方法论准则,都可以用普遍的因果律加以说明。社会学这门学科只有在认识到把社会事实当作实在的物来研究时才能诞生。因此,在方法论取向上,社会科学应以自然科学为标准模式,建立统一的知识体系,并由此开创了实证主义社会学研究传统,且在很长时期里成为社会学乃至整个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主流。 从研究特征来看,实证主义社会学对“科学建构”的强调依赖于把自然科学作为社会理论构造的模式,认为科学的目的就在于对现象的因果性做出说明,并在此基础上对现象的未来发展趋势做出预测。由于对自然科学这种因果性、精密性和普遍性的极端追求,许多社会学研究就一直是以数学和统计学为取向的,特别注重量化的研究方法,并在研究方法上尽量使研究的程序与结果合乎自然科学研究的准则——研究程序的“可重复性”和研究结果的“可验证性”。 人文主义: 社会学研究的另一种理论取向以韦伯等古典社会学家为代表,他们认为社会现象有其独特的性质和规律,绝不能盲目效仿自然科学方法来研究社会科学,而应确立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在他们看来,社会学是一门科学,其意图在于对社会行动进行诠释性的理解,并从而对社会行动的过程及结果予以因果 1 / 3 性的解释。因此,韦伯将社会学的任务规定为试图对社会行动做出解释性理解,并由此形成了人文的、理解的社会学研究传统。 在这种传统的影响下,人文或理解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则是导致人们行动的内在意义,它强调人类行为中那种使人类能唯一进入创造性领域的性质,认为人们应该从日常的、平凡的事物出发,研究人类对社会现象做出的解释以及赋予它们的意义,而不是简单地还原于自然规律的水平。因为在他们这里,社会学理论研究的目的在于“理解”而非“说明”。这就是说,社会学研究应该立足于微观层面对社会现象进行分析,试图站在对方的立场,来理解和解释社会现象出现的原因。他们认为,人类的行为是多元化的,个人立足于自己实际情况来理性的决定自己的行为。 相同点: 这三种社会学研究传统的存在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在解释与研究不同现象时都具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而且相互之间也并不是没有丝毫共同点的,它们也有表现出一致的地方,如都注重在自然情景而不是人为的实验情景下进行研究,都强调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的探究,而不是对其中的一些孤立变量进行调查。从思维源泉上来看,它们仍然都停留在传统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束缚之中,采取的均是主观(体)同客观(体)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当然,这种研究上的共同点也是十分有限的,其分歧依然十分明显。 B.实证主义强调经验归纳;人文主义强调理解的方法 在人文主义与近代的唯理论有师承关系,实证主义与经验论有师承关系。 科学实证主义和人文主义在认识论上存在着以下几点不同: 1.科学实证主义认为,科学只涉及事实,与价值问题无关,价值判断必须从研究中摈除或还原为事实问题,研究应持客观中立立场;而人文主义则认为,社会现实的本质并不是客观存在的,而是因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空赋予各自不同的意义。 2.科学实证主义极力推崇经验的作用,认为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必须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上,一切可靠知识只能来源于经验,理论和假设的可靠性必须由经 2 / 3 验来验证;人文主义则强调理性的思维,认为人类可以依靠理性的翅膀翱翔在知识的天空,同时注重客体的差异和多样性。 3.科学实证主义倾向于夸大科学方法的作用,认为自然科学的方法应该被用于一切的研究领域,包括哲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同时强调研究应精确化、量化;人文主义则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因此应关注人的价值、意义、态度与理解,关注价值世界,注重情感、创作性的智慧和对生命的感受,而这一切是无法用数字的语言、用数据的形式来表现,只能通过描述性的、解释性的语言来实现。 一般的教科书和现代西方哲学总论中,这是为了研究或论述的方便而人为总结的所谓“现代西方哲学两大思潮”。前者包括各种实证主义、分析哲学和语言哲学等流派,后者包括意志主义、存在主义、现象学、心理分析和新历史主义等学派。 大而化之的说,这样的总结是可以的,但是事实上,它没有真正涉及到各个流派之间的区分、各自的理论旨趣和建构。 3 / 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a6554cc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1a6c9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