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讲义》读后感 《经济学讲义》读后感 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你有什么呢?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下面是为大家收集的《经济学讲义》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之前在追《奇葩说》时,有个问题让我沉思许久——雨天外卖小哥晚点,要差评吗?开始,我的秒答复案就是“不要”,和我年纪相仿的人冒着大雨为我效劳,迟到也情有可原,或许在我遇到此类事情时,我希望被温情以待;在我听完辩手们的论点后,有一条戳中我的痛点“如果不差评,对其他在雨天送外卖的小哥不公平”。做个理性人需要冷血吗?还是说做个温情的理性人太难了! 恰好此时,我有幸翻开了《奇葩说》导师薛兆丰的《经济学讲义》,本书通过118个经济学案例,贯穿中西古今,来解释这光怪陆离的复杂世界。结合理论与现实,从简单的本钱、价格、交易等到员工与老板的议价能力、产权兴起的动力。深入书本,使得我换了一种思路看世界,站在经济学的角度辩证地评判事物,从而做一个温情的理性人。 本书的金句非常多,以下我摘抄的几条,曾令我茅塞顿开。 有人的地方就有交易,有交易就有价格,有价格就有波动,有了货币就有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公平背后是效率考量,不是单人的效率考量,而是整体社会长远开展的效率考量;小圈子靠爱心,讲同情;而世界靠讲市场讲规那么。权利人类的经历,尤其是那些惨痛的经历、那些宏大的错误。 所有的伤害都是相互的,不是一方在伤害另一方,而是双方为了不同的用途,在争夺相同的稀缺的资源。 我们的晚餐,并非屠户、酿酒商或者面包师的恩惠,而是出自他们自利的打算。 从大一第一门课《西方经济学》到大四的最后一门课《财务报表分析》,无论是经济学角度还是会计角度,从来没有离开过“本钱”。而这一简单的概念在应用于生活:买菜、买车等。当我在阅读第二章《本钱,不要只盯着钱》才感到惭愧,自己的见解很浅薄。 “本钱就是放弃了的最大代价” 我觉得其实用“时机本钱”考量本钱不是应该更好吗?比方在毕业季,有人选择继续深造,有人选择进入职场,假设我选择读研,两年产生的是费用,那么我读研的本钱假设为10万,而与我情况相仿的同学可能进入了券商,顺便赶上了经济繁荣,他两年赚取了20万。那我在算自己学习本钱时,20万应该更合理。尽管学习是为以后的价值增值,但用20万定义不是更能时刻警醒着目前自己失去的20万吗?才更有争朝夕,不负韶华的动力吗?其次,置身于相对的世界,而不是孤零零地计算绝对数,更符合市场化。最后,身为会计记账时确实需要用10万,这叫财务记账,会计不光是监视和核算,我的时代会计更应该是决策,所以在决策时,20万是与整体大环境贴近,便于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此外,漂浮本钱、边际本钱也需要特别关注。 第114讲《阿罗不可能定律》,我发现视角及其重要,这能决定我们成为怎样的人,怎样的.管理者,管理出什么成果。书上说: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ac9d0085c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a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