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待有攻击行为的幼儿 攻击行为是指个体对他人进行身体或言语的攻击。不同年龄段幼儿的攻击行为会或多或少地表现为打人、推人、踢人、抢别人的东西。从攻击性行为的意向性可以分为两类:敌意的攻击和工具性的攻击。如果任其不断升级,不仅会影响其道德行为的发展,而且造成其今后人际关系的紧张和社交的困难,因此迫切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和家长的细心关注和适度干预。 1、 转移注意法:在幼儿情绪紧张或控制力弱的情况下,很容易出现攻击性行为。我们可以带他去跑步、打球、玩玩具或帮老师、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来转移其注意,减少孩子的攻击性。 2、 代币制法:老师家长可选择幼儿最喜欢的物体作为代币物,纠正幼儿的不良。如不抓人可以得到一个不小红星,几个红五星可以换一个小奖品。 3、 角色扮演法:在游戏时,老师可以通过一定的角色,让幼儿认识到他人对其攻击性的不满,从而使其对自己的攻击产生否定情绪。 4、 榜样示范法:首先,家长一定要身教重于言教,对孩子的教育态度要一致,不溺爱、不打骂孩子,为其树立良好的榜样,其次,应有意识为孩子选择有教育意义的教材,再次,多让幼儿与同伴交往,逐步培养幼儿合作分享,助人为乐的行为。 攻击行为是一种常见的行为。我们不要极力强迫、制止和指责,适时适度、适量地进行干预。 2013 5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ad878864b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e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