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公约》助力第二十次“全国助残日” “我承诺,我承诺每个月用心为残疾人做一件事情,并将一直坚持下去。” “我承诺尽自己最大的能力,自立自强,用双手养活自己,用坚强来诠释生命的力量。” 真诚的声音深入到每个人的心里,这是一位大学生代表和一位残疾人共同宣读的《幸福公约》,这一个完全依靠道德来约束的公约,让爱心人士和残疾人之间系上了一个无形的纽带。 为庆祝第二十个“全国助残日”,郫县举行成都爱心大使“爱心5+3”助残活动。本次活动中,爱心人士对助残模式进行了深入探讨,并与残疾人签订了“幸福公约”,会上还进行了助残捐赠仪式和大学生义工联盟成立仪式。 据悉,郫县“爱心5+3”活动的核心在于搭建一个残健互动的平台,将残疾人尤其是农村特困残疾人的生活状况真实地反映在公众面前,让爱心人士根据不同残疾人的需求,提供直接的帮扶支持。 其中,5是指5类残疾人,3是三种援助主体(政府、企业、公众),三种援助的方式(直接提供物质援助、做义工、教会残疾人生产生活技能),三种援助的结果(顺利学会专业技术自主创业、扶助提供适当的工作机会、免费供养无法自立的特困残疾人) 在今年4月份,郫县残联已经完成了对700户特困残疾人的摄影摄像资料收集工作,这些资料将真实地反映残疾人的情况,为助残行动提供“精确制导”,从而切实满足残疾人的需求。 同时,郫县残联利用多种平台将残疾人的真实情况向公众反映,从而为他 们争取更多的帮助,包括建立爱心5+3公益网站,也积极应用新浪博客、土豆网、QQ空间等著名网站进行推广。 在帮扶措施上,郫县力求打破传统以捐赠为主的帮扶方式,为残疾人寻求家政、心理咨询、就业等多样帮扶途径,从而让残疾人的需求得到针对性的解决。 目前,残疾人面包坊、手工艺品工作室等已经陆续开办,解决了近百个残疾人的就业,也有已有许多爱心人士、团体通过爱心热线电话表达了对残疾人实施帮助的愿望。 成都市残疾人联合会理事长张霓女士表示,“爱心5+3”活动是残疾人工作社会化方式的深化,是成都量体裁衣个性化服务手段的丰富,应该向全市推广这一活动。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b3795b943323968001c924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