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李清照的《醉花阴》 提到宋词,就不能不提到李清照。她的词给人以典雅清丽之感。她的《醉花阴》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那句“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整首词的原文是这样的:“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它的大致译文是“薄雾弥漫,云层浓密,烦恼白天太长,香料在金兽香炉中烧尽了。又到重阳佳节,洁白的瓷枕,轻薄的纱帐中,半夜的凉气刚刚浸透。在东篱饮酒直到黄昏以后,淡淡的黄菊清香飘满双袖。别说不忧愁,西风卷起珠帘,闺中少妇比黄花更加消瘦。” 要想了解这首词,首先要知道写此词时李清照的境遇。李清照婚后不久,丈夫赵明诚便“ 负笈远游”。到了一年的重阳节,李清照倍感寂寞,按捺不止心里对爱人无限的思念,她作了此词寄给在外当官的丈夫。所以,这首《醉花阴》表面上是写深秋佳节孤独寂寞的心绪,实则写得是重阳节思念丈夫的心情。李清照对于爱人浓浓的爱意跃然纸上。让读者越品越有味! 其次,是将词分成上下两部分进行文意鉴赏。 上片着重于客观事物的叙述,第一句描写了环境意象,写出了时间的漫长无聊,同时又烘托出凄寂的感觉。第二句则通过描写时令以及与丈夫共有的事物,来表达自己在重阳佳节孤眠独寝、夜半相思的凄苦之情。 下片则着重写内心的感受。第一句还是承接上片,描述词人在重阳节傍晚于东篱下菊圃前把酒独酌的情景,衬托出词人无语独酌的离愁别绪。接下来的一句则将自己无限的惆怅与凉风相结合,给人勾勒出了这样一个镜头:一边是萧瑟的秋风摇撼着羸弱的瘦菊,一边是思妇布满愁云的憔悴面容。 再次,在文意解析好之后,我想对于几处细节亮点进行赏析。 开篇的“愁”与结尾的“瘦”交相呼应。此二字都给人以凄凉寂寥的感觉,一路贯穿整首词,可以说是全词的脉络以及点睛之笔。“愁”是描写心理的,而“瘦”是描写外貌的,两者一形一感,全方位地体现了李清照绵延的思夫之情。 “佳节又重阳”一句中的“又”亦是一大亮点。这个字更加加重了作者对于远在他乡的丈夫的挂念之情。“每逢佳节倍思亲”,李清照却不得不独守空房,忍受寂寞之苦。给人渲染了一种怨恨、愁苦的气氛。 最为人传唱的无疑就是最后那句“人比黄花瘦”。这里我不得不提一个小故事,据《嫏环记》载,赵明诚接到后,叹赏不已,又不甘下风,就闭门谢客,废寝忘食,三日三夜,写出五十阙词。他把李清照的这首词也杂入其间,请友人陆德夫品评。陆德夫把玩再三,说:“只三句绝佳。”赵问是哪三句,陆答:“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摘自《百度百科》)。可见此句之经典。以黄花来比喻人因相思而憔悴,衬托出"莫道不消魂"的深意,实在是让人拍案叫绝啊!古来用花来寄情的诗词很多,如“人与绿杨俱瘦”(宋无名氏《如梦令》),“人瘦也,比梅花、瘦几分?”(宋程垓《摊破江城子》),“天还知道,和天也瘦。”(秦观《水龙吟》)等等,但是都不如李清照的这首出挑。她将女人和黄花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亲切的笔触看似无意,实则有心。李清照寥寥数字,却将花写活了,将人写真了。 最后,我想谈谈这首《醉花阴》给后人带来的影响以及给我带来的感触。 爱情需要表达。相信与我年龄相仿的朋友中不少人已经或者曾经追入爱河。如果你爱他,请告诉他。李清照毫不避讳地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化为文字寄给自己的另一半。这种敢爱敢恨的精神实在值得我们学习。我知道,面对爱情,我们往往会碍于面子,羞于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念,其实这样不好。难得地“秀”一下两个人间的爱意又怎样呢? 作文要注重细节。从这首词的各处亮点中,我们不难看出作者的谴词造句的功力。我们平时的写作不能与大文豪相比较,但我们可以借鉴他们的用词技巧。人们常说“细节决定成败”,此话一点不假。惟有字字斟酌,才有可能写出一篇“得意之作”。我们要学会在文章中制造一些让人耳目一新的亮点,这样,就以细节取胜了。 多多关注生活。大家都知道“艺术来源于生活”,李清照的这首《醉花阴》也是来自于平平淡淡的生活细节,只是有感而发罢了。我们常常抱怨写作没有素材,缺乏灵感,其实,是我们缺少一双发现生活之美的眼睛。再伟大的作家也一定是从生活点滴中汲取素材的,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好好学习学习一下呢? 这就是我鉴赏李清照的《醉花阴》的小小体会和感悟,我相信,如果多品味几番的话,定会有更多的收获。 最后,让我引用《此情无计可消除:“古代第一才女”李清照的词与情》中的一段话结束此文:“李清照是谁?一个有才、有情的女词人。女人如花,诗词也如花,在千年的时光中慢慢绽开。李清照的一生,就是一朵花开的时间。赏易安词,满纸的文仿佛开出了一朵朵情花,在你的面前渐渐盛开。” 对外汉语一斑 崔雪苗 1058017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b87d12b14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a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