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星驰《西游·降魔篇》中的佛教思想

时间:2022-07-23 14:09:24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周星驰《西游·降魔篇》中的佛教思想

作者:李骋昊

来源:《戏剧之家》2017年第05

【摘 要】香港导演周星驰拍摄的以《西游记》故事为题材的系列影片,一直被视为华语电影的经典代表作品,从《大话西游》到《西游·降魔篇》,再到《西游伏妖》,从周星驰西游系列的电影中我们能感受到他多年来被深厚的大乘佛教思想所浸染。其中,佛教苦观、的理念与众生平等的思想在这些作品中得到深刻反映。从中可见佛教传入中国与中国传统的儒释道相融合,不仅影响了中国古典文学的创作,对今天的影视作品也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关键词】《西游·降魔篇》;苦观;般若;众生平等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5-0151-02 一、佛教苦观

有人说,周星驰的西游系列影片是彻头彻尾的悲剧,西游三部曲的悲剧色彩之所以如此浓厚,源于周星驰把佛教的苦观糅合在电影人物的命运中,以及剧情的发展中。苦,是造成悲剧的根源。所谓苦,在佛法看来是因缘所生的心所法,属于五蕴中受蕴一类。《成唯识论》卷五领违境相,逼迫身心,说名苦受。即领受不顺遂自己或者有违于自身需要的境界,而承受一种使身心受逼迫的感受,热闹不安,因而为人所不欢迎、不乐意、嫌恶,为苦受的基本特征。

佛教所说人身二十二根中有苦根,即能出生、增长苦的一种机制,说明苦乃人天生所难免。佛教列举了人世间的种种苦,并且将其跟别归类。《阿含经》佛陀在解说苦圣谛时,列举的苦一般为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蕴炽盛等。

第六苦爱别离,指痛失所爱或者与所爱之人总是分别。《法句经》云:常者皆尽,高者亦堕,会合有离,生者有死。此乃人世间亘古难改的现实,即便幸免于暂时的生分,也终究难逃死别的永诀。生离死别,痛失所爱,亲属丧亡,可谓人世间最大的痛苦,凡人至此,莫不苦泪涟涟,甚至肝肠寸断。周星驰《西游·降魔篇》的结尾,深爱唐三藏的段小姐被孙悟空打到筋脉断尽,三藏那一刻才愿意承认自己对段小姐的感情,泣不成声地对段小姐说:爱你一万年。段小姐回答:一万年太久了,只争朝夕。随即被孙悟空抛向天空,一掌击毙化作漫天的烟花。三藏痛失所爱,悲痛欲绝,在真情的激发下,《儿歌三百首》化作《大日如来真经》,肉身入定涅槃化作金蝉子,使出了如来神掌将妖王孙悟空制服。

影片最后,孙悟空杀了段小姐后,奔向三藏面前质问:你看我把你最爱的女人打得一根毛都不剩下,你的佛祖能为你做什么?此处看似是孙悟空与唐三藏的对峙,实则是周星驰自己内心的自问自答。当你经受人世间的最大痛苦,你所坚守的信仰有什么作用,你坚信的佛陀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ba03260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9fa4a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