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目中的好老师 何谓“好老师”?人的非现成性决定了这一问题本身的开放性,自然对此问题的回答也是开放的,不断生成的,每个人心目中都可以有自己的追问和追求。这里所要谈的也仅仅是我个人学习和实践中的一点不成熟的感悟和反思。 人与动物的区别之一在于,动物的生存完全依靠现成物种本能的遗传,而人则是非现成的,人的生存是一个充满无限可能性的不断生成的过程,这一过程的展开表现为人类文明的传承与创造,而这主要是通过教育得以实现的。因为人类任何新的历史创造都是对以往文明成果加以传承与创新的结果。教育,作为人之为人的一种存在方式,其目的在于成人。不仅在于使人成为某种人,即掌握某种专业技能,从事特定职业从而具有某种特定身份的人,更在于“使人作为人能够成为人”(冯友兰语),即成为一个拥有健康的身心、健全的人格、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老师,作为教育活动的人格化实施者,其使命正是要为成人做出探索和践行。为此,老师自身首先必须是一个勤于和善于自我教育者。 一、仰望星空,为道日损 《易经》云:“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人的生存就体现为形而上与形而下之间的一种张力。正是因为有了形而上这一生存维度,人才有了人之为人的尊严。一个老师,首先应该仰望星空,有志于道,做一个世间的悟道者、明道者,当然也是行道者和传道者。黑格尔说,一个民族有一群仰望星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而老师正属于这样一群人。 现实生活是具体的,但往往也是琐碎的,未经反思的。当人完全被各种具体的功利追求所制约时,往往找不到方向,甚至沉迷其中,不能自拔,人之为人的意义也往往处于被遮蔽的状态。只有仰望星空,心存大道,才能使人对现实保持理性的自觉,与现实保持一定距离。孟子说:“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也。”正因为有大道的牵引,才能使人不断超越现实,从现实的具体情境超脱出来,不被具体琐碎的细节所淹没和遮蔽。正因为有大道的牵引,才能使人超越对小利的斤斤计较而拥有大爱,不断走向大气、大格局、大境界。 现实的人因为被具体琐碎的情境所遮蔽,很难保持一份理性自觉和对现实的超越,所以往往片面而远离大道。老子说:为道日损。作为修道之人,要对现实保持一种超越性,必须具有一种出世情怀,不断地损去有碍悟道、明道的一切东西。首先必须不断地损去各种杂念和过多的欲望,“嗜欲深者天机浅”,如果满脑子都是各种杂念和欲望,人成为各种杂念和欲望的奴隶,眼睛所及都是一些琐碎肤浅的东西,自然离大道是很遥远的。如果教育者本身以及教育出来的都是这样一些人,那我们的民族也是没什么希望的。为道日损,还应对各种具体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保持自觉和超越。具体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固然也是为成人,但所能成就的往往只是一些片面的、狭隘的、目光短浅的人。 二、脚踏实地,积极入世 保持对现实的超越,不等于脱离现实。仰望星空,同时必须脚踏实地。一个好老师,作为修道之人,绝不应是一个自命清高、好高骛远、眼高手低,只会道德说教、空谈理论、夸夸其谈的人,因为这样的老师是不能征服人心的,也无法教育出真正有用的人来。超越性不是空想性,超越性是相对于现实性而言的,没有现实也谈不上超越,超越性扎根于现实性之中。“道”是要靠“为”的,修道不是冥思空想,而是要在具体的情境中修炼。老师要有出世情怀,但绝不是离群索居。脱离现实生动生活,缺乏甚至轻视实践经验,满脑子死知识的老师只能成为典型的书呆子。 马克思说过,问题不仅在于解释世界,更在于改变世界。道理、理论本身是没有生命力的,它们的生命力体现在具体的实践中,体现在原发的、流动着的生活中。老师作为修道者,同时应该脚踏实地、积极入世。歌德曾说,一切理论都是灰色的,唯有生命之树常青。一个好老师,不应是脱离现实,空谈理论,而应该热爱生命,以饱满的热情积极投入生活,保持对原发生活的敏感和敏锐,在具体的情境中体验生命的温度和心跳,不断修炼自己。生活本身是流动的,在具体的时空中展开,充满变化和时机感。这种变化和时机感只有在具体的实践中才能切身体验到,而用语言所表达出来的知识和思想往往很难把握到,因为语言本身是很有限的,具有普遍化和抽象化的倾向,无法完全把握具体丰富、意义涌流的现实生活。如果一个老师只是掌握一大堆死的知识和思想,那么他在现实的生活中自然表现为不适应、不自然,甚至处处碰壁,无法驾驭流动着的生活。 黑格尔有言,同一句格言,从饱经风霜的老年人嘴里说出来,和从一个未经世事、缺乏阅历的年轻人嘴里说出来,其意义是不一样的。因为同样的道理,对饱经风霜的老年人而言,是活生生的生命意义的写照,是具体的、现实的、有血有肉的,而对未经世事的年轻人来说,只是一些抽象的概念或命题,在这些抽象的道理之外,还存在着全部活生生的生活和整个现实世界。 三、知行合一,开显艺境 在一个好老师身上,思想与现实、理论与实践、出世情怀与入世精神是和谐共生、辩证统一的,总是处在一种合理的张力之中。一个好老师正是通过知行合一所形成的人格魅力,在思想与现实、理论与实践、出世情怀与入世精神的合理张力中不断开显艺境,以此去化育学生,而不是靠一味的道德说教,将一些僵死的教条强加给学生。 马克思说过,不光思想本身要趋向现实,现实本身也应当力求趋向思想。不论思想上持何种观念,现实总是按其固有的规律在运行,这种规律并不会迁就思想。相反,如果思想反映了现实的规律并能依现实规律而动,那么无疑是能在现实中处于主动地位的,这种主动地位是可以创造新的现实的。如果思想自命清高或者自言自语,不愿意或者看不清现实本身的规律,那么结果是思想在现实面前总是碰壁,而现实还是现实。不论思想以何种形式表现出来,永远是思想反映现实,而不是相反。思想的任务就是对现实的反映和反思,是为了认清现实,而不是脱离现实的空想,自娱自乐在那里建构抽象的思想体系。通过反映和反思,达到对现实的合理解释。思想体系只有在正确反映了现实时才有潜在的生命力。之所以说潜在,因为真正的生命力表现在实践中,而不是在思想里,思想的潜在生命力只有外化、对象化于实践中,才能转化成现实的生命力。所以,解释不是最终的目的,最终的目的在于改变现实。思想在反映、反思和解释现实的同时必须突破自身抽象性的藩篱,将自身外化和对象化,重新进入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现实,把实践由自发提升到自觉,实际地改变现实,自觉地进行创造。一言以蔽之,思想的任务在于不断反映反思现实并进而不断将自身外化对象化。思想如果没有现实的社会实践这一源头,就是有发展也是虚假的发展,永远不可能成为现实的物质力量,再好、再活的思想在没有社会实践经验的人的头脑中也还是死的。 作为老师,应该从实际出发,不仅要有实学,更要有实干。要有对现实的人文关怀,有对现实止不住的惊奇,从现实问题中发现理论问题,在知行合一的张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bf0a52bad51f01dc381f18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