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格非;王中忱;解志熙;旷新年;孟悦;李旭渊;吕正惠;森冈优纪;叶纹 作者机构:NULL 出版物刊名: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页码:74-91页 年卷期:2018年 第1期 主题词:《望春风》;格非;叙事动力;小说结构;世界文学 摘要:2017年7月15日—16日,清华大学中文系、清华大学文学创作与研究中心主办了清华大学"国际文学工作坊"(第一期),围绕"《望春风》与格非的写作"主题进行研讨。来自美国、日本、韩国、加拿大、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的近20位学者参加了研讨。与会学者从各个角度对格非的创作尤其是《望春风》进行了严谨、细致、真率的文本解读。森冈优纪指出,《望春风》非常自然地在三种叙事方式之间灵活转换,在"知识分子叙事人面对古老的农村"这一主题上做出了全新的突破。解志熙认为,这部小说最吸引他的是作者借助文学想象对故乡的深情回顾,并且提出了"还有没有回故乡之路"的问题。吕正惠称赞格非文字有独特的魅力,恢复了中国古代文人特殊的表述方式,把中国古代传统和西方文学的叙事技巧融合起来。旷新年提出"农民可以说话吗"的问题,从"中国农民"的立场表述对中国现代主义的隔膜和困惑。孟悦则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视角分析小说,思考农耕文明消亡对生命的价值和意味的改变。叶纹同样关注小说中乡村的消逝,并分析了《望春风》与格非早期作品的差异,以及与世界文学的关联。李旭渊讨论了小说中对乌托邦的渴望与处女母亲的想象。王中忱强调《望春风》为读者提供了许多社会学、人类学、政治经济学著作无法提供的东西,凸显了小说的独特价值。在讨论过程中,格非就《望春风》的写作缘起、叙事动力和小说结构等与会者关注的问题做了回应,并讲述了"江南三部曲"与《望春风》的关联。为尽可能重现这场研讨会的原貌,现根据会议记录稿将重要发言整理刊发,供读者参考。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c02afd8f3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a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