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等院校学生辅导员职业发展前景的构想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关于高等院校学生辅导员职业发展前景的构想 摘要: 本文在分析高等院校学生辅导员现状基础上,提出构建学生辅导员职业前景的思路,对高等学校管理工作有一定的启示。 关键字:高等院校 学生辅导员 职业发展 前景 构想 所谓“职业”,是伴随着社会分工而出现的,并随着社会分工的稳定发展而构成人们①赖以生存的不同的工作方式。高等院校学生辅导员成为专职,也是有一定的社会背景和发展历程。 1.专职高等院校学生辅导员产生简述 近来年,随着高校扩招规模日益增大,国家对高等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日益重视,国务院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是现行的纲领性文件。据此,教育部于2006年出台了《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细化了学生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各项规定,成为各地指导和监管学生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规范性文件。《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明确指出,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②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至此,高等院校学生辅导员以任课教师兼职情况结束,代以专职学生辅导员,专职学生辅导员既属于专职教师范畴,又与专任教师有明显差异的岗位。高等院校学生辅导员职业化内涵丰富,具体包括了辅导员职业化素质、职业化技能、职业化行为规范三个大的方面。在职业化队伍建设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并且也在积极探索解决途径。 2.高等院校学生辅导员队伍现状分析 因高等院校学生辅导员职业明确分立出来的时间较短,加上对学生辅导员任职条件的片面认识,使高校学生辅导员队伍现状不容乐观,高校学生辅导员职业发展前景不明朗。 2.1 专业性不强与工作经验欠缺并存 因高等院校学生辅导员工作一直以来多以兼职方式承担,每个系根据一定的学生比例配置学生干事,在实行专职学生辅导员时造成各高校普遍产生人员不足,或接纳其他岗位人员调岗申请,或从外部招聘。调岗人员大多数知识结构与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求相差甚远,而从外部招聘的相当部分为刚出校门的大学毕业生,没有工作经验,甚至还没有完成从学生到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角色转变。 2.2 数量短缺和工作效果不明显同在 随着高等院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很多学校难以达到“1:200”的专职学生辅导员与学生数的要求比例,甚至有的学校还达到了“1:400”的比例。这种现状造成管理学生力量明显不足,不能深入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的学生直言一个学期都见不到辅导员五次,这种工作效果与国家关于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的规定明显不符。 2.3 工作满意感不强且职业寿命短 在高等院校,学生辅导员是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线工作人员,直接对大学生管理各方面负责,工作任务重,内容繁杂,且休息时间不能保证。无论从岗位工作重要性、岗位工作强度或岗位艰苦性来讲,都是需要充分肯定和分配倾斜的岗位。但是,在各高等院校,仍然将专职学生辅导员工作岗位低于专任教师来区别对待,在工作量计算时又没有采用一定的方法将其工作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课时,而以行政坐班人员笼统待之,使得其待遇、职称及社会地位远远低于同龄的专任教师,而产生强烈的心理不平横。更为重要的是,学生辅导员职业发展前景不明确,现任的专职学生辅导员因对未来个人发展前景的担忧而不安心于本职 工作,积极谋求工作的调整,造成学生辅导员职业寿命短,队伍不稳定。 3.构建高等院校学生辅导员职业发展前景的构想 从工作要求和工作内容来看,高等院校学生辅导员工作需要有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的队伍,需要有各方面包括应用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等多学科知识支撑,需要有较强的沟通能力,需要有积极、乐观、健康的心态,这一切与学生辅导员本人有关,更与其工作的环境有直接的关系。高等院校管理者唯有认真研究学生辅导员队伍建设中遇到的问题,深入思考学生辅导员职业前景,构建通畅的学生辅导员岗位发展空间,才能在稳定学生辅导员队伍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其工作水平。关于高等院校学生辅导员职业发展问题,以下两种思路将可以打破现状: 3.1 设立与专任教师分别评审但并轨管理的专业技术职务晋升渠道 很多高等院校学生辅导员为了能获取参评专业技术职务的资格,在工作繁忙之余坚持上课。在精力有限的情况下,或教学质量不高,或本职工作受到影响,顾此失彼的现象屡屡存在。革新观念,将学生辅导员所从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日常化、制度化、课时化,将解决学生辅导员教学工作量不达职称评定要求的问题。每周定期召开的班会按思想政治类公共课来计算的话,学生辅导员会更精心地准备,并按规定与学生沟通和联系;主题班会经审批通过可以作为临时性教学任务计入加课;班集体活动以思想政治教育实训课时来反映更为贴切;节假日或休息时间深入学生宿舍进行的沟通交流可以作为课后辅导一并纳入统计范围。如此核定学生辅导员工作,将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专职教师对待,解决其专业技术职务晋升的问题,是学生辅导员工作职业化发展的根本。 3.2 在现行岗位管理基础上加入思政导师制 在思想观念转变的初阶段,可以在大的岗位管理框架下进行局部调整,优秀的学生辅导员可以聘为学生的思想政治导师,与学业导师等同待遇,也可以解决学生辅导员成就感、工作满足感及工作待遇等问题。 3.3 对学生辅导员进行职业发展指导 从学校管理层面,应建立起学生辅导员职业发展指导机制,使其明确职业化发展道路,以及本职工作所要求的知识结构和工作能力,组织其进行工作经验交流,定期进行业务培训,并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使学生辅导员能够积极对自我和工作有理性认知,并且确定努力的方向。 高等院校学生辅导员职业的健康发展,有赖于管理观念的更新,有赖于人们对于该项工作的高度重视,有赖于拓宽其职业发展空间,提高其各方面待遇。建设过硬的学生辅导员队伍,才能保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深入和细致。 参考文献: [1]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 [2]②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令第24号 [3]王克斌,梁金霞.构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长效机制的探索[J].思想理论教育,2005,(11). [4] 赵明吉,周莹.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建设[J].工会论坛,2007(05).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c0e3d0eba1aa8114431d9d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