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对死亡的态度看中西方文化现象的区别

时间:2022-04-04 09:08:19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从对死亡的态度看中西方文化现象

摘要:中西方文化中对待个体生命的态度及生死观存在着很大差异,不同的社会所影响人们对死亡的态度也有所不同,本文试从死亡观解读中西方的文化现象,分别从精神生活,向死而生的态度以及自杀现象来浅述。 关键字:死亡观 精神 文化 自杀 向死而生

死亡是个无法逃避的话题,也不乏大量的学者从各个领域展开对其的研究,死亡是神秘的,没有人知道那是什么,知道的人也再也不能回来。作为现象研究,死亡涉及的范围广泛。中西方对死亡的态度折射出了不同的文化现象和社会现实。我想从三个方面来谈:

一、西方重视“精神”的文化传统

中国人对死其实是怀着一种莫名的惶惑和恐惧的,因为对死亡的意义从未深究,不知道死亡背后到底意味着什么,因此,面对亲人或朋友的死,他们的悲痛是一种彻底的绝望;相比之下,我们很少看见西方人在葬礼上毫无节制的痛哭,这倒不是因为他们不重感情,而是他们早已了解了人死后灵魂的归宿,在他们看来,死亡并不是生命最后的终结,而只是另一种形式的存在,这使得他们对亲人或朋友的离世表现得更加理性,他们的悲痛更多是来自于一种对分别的惋惜和伤感。 中国人似乎不如西方人重视精神生活,反而更看重实实在在的物质享受,生前如此,死后亦然。亲人去世,常会以焚纸的方式祭奠亡灵,寄托思念。不过烧的不是书信,而是纸钱、纸衣、纸车马等,不外乎是一些生前所需的吃喝穿用,仿佛人死之后已经无形无象的灵魂在另一个世界里也照样过着人间的世俗生活,照样需要人世间的荣华富贵。过去有钱人家死了人,还要把真东西拿去陪葬的,这一点,看看中国历代皇帝的豪华陵寝和无数随葬的珍宝就知道了。

可是,很少听说欧洲哪个国家的帝王陵墓修得如此富丽宏伟,或者是墓地里挖出了多少珍奇宝物。西方国家的墓园内草木茐茏,偶有一束鲜花散放在某个墓前,温馨而淡雅。每一座墓前都是一尊体现死者独特个性的雕塑,个个构思精湛,神兼备,别具匠心,散发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徜徉其中,使人在艺术的感染下得到精神的陶冶和心灵的启迪。 二、西方“向死而生”的文化传统

“向死而生”是死亡本体论的建构,海德格尔认为,死即“向死亡的存在。”Being-towards-death)或说是“向死而生”。海德格尔的观点是,人只要还没有亡故,就以向死存在的方式活着,就是说一直以“有死”或“能死”的方式活着。这种贯穿一切“活着”的死亡存在,先于任何形式的亡故。死亡所意指的结束,不是此在的在终极的存在,而是这个存在者的向终结的存在。向死而生指的不是活着的人与等候在生命尽头的死亡之间的一种外在关系,人们不是一步步走向还在远处尚未到场的死亡,而是在我们的“走向”本身中死亡已经在场;


者说,向死而生的“向”,实质上就是死亡的存在本身的显现,人始终以向死而生的方式存在着。

东西方对死亡的理解有所不同,东方哲人说过:“如果我坐在人生的海岸上,冥想死亡与来世,那么,有谁来编制他们的热情的歌呢?”⑴他还非常明确地提出:“回忆、冥想、思考死亡是老年人的事,而年轻人是活泼地面对生动的世界和生命。”孔子在面对学生追问死亡问题的时候,也是很不高兴地回答“未知生,焉知死”。(《论语》)

对于西方来说:他们有直面生命的有限性而思考人生价值的文学传统。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哈姆雷特这段著名的台词所反映的就是他在自己原有的人文主义人生价值观遭遇现实挑战陷入困境的时候,回到人的肉体生命的有限性的起点,直面死亡思考人生。⑿德国浪漫主义诗人诺瓦利斯坚信人生的意义決不在必死而又短促的世俗生命中,因此他在诗中歌颂死亡,渴望回归永恒。19世纪末法国作家法朗士著名的中篇小說《泰绮丝》的男女主人公就是从不同的“人死观”走向了不同的人生观—— 苦修士法菲愚斯对生命的永恒发生了怀疑因而放弃苦修转而肯定世俗爱情,交际花泰绮丝面对肉体生命的必死的结局渴望永恒,因而放弃奢华的世俗生活皈依基督教信仰成為虔诚而圣洁的修女。20世纪的存在主义作家加缪在他最重要的作品“三个荒诞”——小说《局外人》、哲学随笔《西西弗的神话》、剧本《卡利瓦拉》 ——中,都是以死亡开篇,直面人的必死性来探讨人在这个荒诞世界中的归宿问题。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說:“研究哲学是练习死亡。”⒀亚里士多德更提出了一个著名的三段论:所有的人都是要死的。而活人就是可能性中的死人,因而人应该通过知识与沉思追求不朽。

当然,真正体现这一思想传统的应该说还是西方基督教神学。基督教全部的神学思想都是围绕耶稣基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这一伟大事件而确立的,23這一事件对西方整个思想史的影响是怎麽估价也不会过分的。无论天主教堂、东正教堂还是新教教堂,那里的十字架和耶稣受难像首先就是死亡的符号。耶稣之死“使信徒对社会充满了绝望感,更使信徒恍悟了正义在抵抗中体现,希望从绝望中产生的真理——这才是耶稣死而复活的真实含义。24)由死而入生,十字架上的耶稣就从死亡的象征变成生命的象征,变成基督徒的导师和榜样。 三、从自杀来看一种另类死亡态度

自杀已经成为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迪尔凯姆给自杀的定义是:任何由死者自己完成并知道会产生这种结果的某种积极或消极的行动直接或间接地引起的死亡。自杀与其他死亡一样有其同样的结果,即死亡的同质性。但自杀有作为观察者所看不见的另一个方面的心理的或是社会环境影响下的背后的关系,所以与一般性的死亡相比,它有其异质性。

自杀不仅仅是一个孤立的现象,这种特殊现象涉及到心理、社会、哲学等领域,这个整体不是各个独立的事件的简单的总和,同样也不是简单的聚合,而是一个


新的、特殊性的事实,并且这样的特殊性来源于社会事实。迪尔凯姆的《自杀论》就是从社会因素的角度对自杀现象进行分析。

社会对于一个人的心理塑造作用巨大,没有不被社会所雕琢的心灵,现代社会的转异应运而生了高自杀率的后现代,我想从后现代的文化视角来分析自杀现象。以海明威为例,对他而言,名声是成功的标志。为追逐名声,他在现实生活中充当和其作品中人物类似的硬汉,这样便抹杀了现实的海明威和硬汉的界限,构成一种消解真实与虚假的对立的后现代主义图像。但随着时间推移,体力下降,愈来愈无力扮演这种硬汉角色来维持名声,但传统的成功观不喜欢失败者,担心失败使海明威产生沉重焦虑感,死亡可使他摆脱沉重焦虑感,又可使他保持永恒硬汉形象,维持自己名声从后现代主义角度看来,他的自杀不可避免。 另外一部作品,《挪威的森林》写出的是一种无根式漂泊,村上春树可谓深谙日本文化和存在主义哲学的精髓,在他看来:死亡作为一种非选择的自然结果它是对荒谬的消解,因为死亡以其固有的方式消解荒谬,并将荒谬带入死亡之中,村上春树的世界中,死亡可以被视为对生的一种无声的延续。很经典的一句话:死不是生的对立面,而是生的一部分。每个人都在苦苦寻求自我与现世的平衡,在寻求的过程中必然会有失败与成功,痛苦与欢乐。放弃寻求可以避免悲剧的诞生,但放弃本身就是悲剧所在。在讨论了多年的出世入世的议题中,在挣扎了几世的坚持与妥协的人群里,有所选择,也就必然要有所但当,最终归于平静。 《挪威的森林》结尾最后一句话是:“献给我死去的几个朋友,还有活着的几个朋友。”这是他可爱的地方,事实上也是一种“向死而生”,重心还是“生”,只不过以其相反的方式来呈现。书中人物的生存抗争在某种意义上只是对生命存在的一种应对姿态,而死亡也仅仅是将现代个体的自我拯救推上自我毁灭的救赎悲歌。

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有对死亡的本质内涵以及意义了解得深入,才有可能对生命的真谛理解得透彻,才会唤起对生命的热爱与珍惜。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c2d70c37f1922791688e8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