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中国的人名、地名拼写必须使用汉语拼音 国家语委副主任、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司长王登峰在1月25日举行的教育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指出,中国的人名、地名拼写必须使用汉语拼音。 王登峰指出,《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我们国家的标准,也作为国际标准,它是拼写中文人名、地名唯一的、排他的标准。就“北京”的拼法,法语里面用法语部门来拼,英语里面用英语部门来拼,德语里面用德语部门来品,讲出来都是北京,但是拼法不一样。有了《汉语拼音方案》以后,全世界要拼北京就要用一个方法,这是国际标准。 王登峰称,今年要在北京举行奥运会,很多人对我们的运动员在国外参加比赛的时候,他们衣服上背的姓名的汉语拼音拼写有很多的意见,按照国家标准,用汉语拼音来拼写中文的人名的时候,是姓在前,名在后,现在很多人在自己的名片上,包括我们的运动员衣服上的名字,都是把名放在前面,姓放在后面,而且缩写也极不规范。这些其实都是没有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执行的一些表现。另外包括现在很多的街道名称,建筑物的名称,他把应该用拼音的都用成的英文或者外文,这都是在现代汉语拼音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王登峰说,之所以重申,也是因为很多群众提出了这样的一些意见,这是我们中国运动员的人名、译名按照我们自己的习惯来写。其实如果把姓放在后面,严格意义上来讲,把中国人的人名给改了,特别是把姓给改了。过去我们开个玩笑讲,中国人是做不改名,行不更姓。在国际交流过程中,很多人还是更多的为了照顾外国人的习惯,而没有考虑我们自己的国家标准。在汉语拼音使用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希望引起社会各界和新闻界作深入的分析和报道,帮助我们更好地推用汉语拼音的使用。 王登峰指出,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有很多的原因,包括英语现在在国内很多民众中使用的越来越多,很多人都在学习英语。同时,可能也还存在着一些观念上值得注意的问题。有些人可能认为,我们在我们的人名、地名里面采用了英文或者外文越多,越表明我们的国际化水平越高。比如我们把街道的街名、地名,把能用英语的地方全部写成英文,甚至不能用英文的地方也都改成英文,这是为了方便外国人,或者为了表明我们是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但是实际上不管是国际化的还是什么化的,首先要遵守的是国家标准,而且国际化一个很重要的标志,也应该是遵守国际标准。在这些问题上,可能在实际的现实应用中,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的。 王登峰说,据上世纪末进行的中国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有76.31%的人口基本能够使用汉语拼音,现在这一比例数字一定已被超出。据此推算,我国应该有约10亿人能够使用汉语拼音。 王登峰表示,汉语拼音在排序检索、编制工农业产品等的代号、编制盲文和手语及手旗语等生产和生活的诸多方面都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并且已经 成为电脑和移动电话及其他电子设备中中文的最主要输入方法。可以说汉语拼音为亿万人的学习、生活提供了便利,为我国人民生产和生活的现代化、信息化提供了有益的辅助工具。 但同时,近些年来出现了削弱汉语拼音教学的倾向,汉语拼音在使用中还存在拼写错误和不符合正词法基本规则等问题。尤其需要指出的是个别部门、地区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无视《汉语拼音方案》作为中国人名、地名拼写的国家、国际标准这一事实,在街路名称标志牌及道路交通指示牌中滥用英文、在国际交往中颠倒汉语人名姓名拼写顺序,可以说这是盲目追风、缺乏文化自信心的一种表现。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c8b6d66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b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