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价值标准的多元化,扭曲了企业的正常行为。按照市场经济要求,企业应当有自己的行为目标,其长期发展的目标应当是三个最大化:即长期收益最大化、市场占有份额最大化和资本增长最大化。但是由于城市燃气行业改革严重滞后于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使得企业在追求三个最大化目标的时候必然受到影响,经营者主要是使关系自身“乌纱帽”的领导满意,同时又要自觉发挥“老板”的作用,对自己有限的任期进行监督,还要超然地代表政府平衡各种利益群体的关系,约束自己的行为。在这种价值环境下,企业往往不顾长期利益,追求在当期最低成本的情况下,产出投入的最大化。 首先,燃气企业要切实地将企业自身融入到市场之中,摒弃那种只靠政府,不看市场的思想观念。要主动地大力发展用户,扩大燃气销量。要运用价格手段参与市场竞争,尤其是那些在当地政府限定的燃气价格基础上,尚有一定降价空间的燃气企业,要灵活地制定燃气价格:制定季节性燃气用气差价,鼓励夏季用气;制定批发与零售差价,鼓励用气大户用气;制定不同类型用户用气差价,鼓励使用电能、燃料油等燃气替代品的用户改用燃气。 其次,要加强安全管理,改善服务质量。我国的燃气企业历来比较重视安全管理,原有大型燃气企业在安全管理上有着丰富的经验。但是,燃气是一种易燃易爆产品,燃气行业属于高危行业,尤其是煤制气还有较强的毒性,如果频频发生事故,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会使用户望“气”生畏,影响燃气企业的社会声望。一些燃气企业,包括一些大型的燃气企业还时有重大事故发生。因此,燃气企业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安全管理,形成一整套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预防措施。目前的燃气企业多是计划经济的产物,服务观念淡漠,服务方式单一,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和燃气的销售。因此,燃气企业必须改善服务质量,切实树立“为民、便民、造福于民”的思想,提供超值服务,使用户满意。 二、提高燃气企业核心竞争能力 企业应立足于科研与生产实际相结合、技术服务与市场需求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加快实用技术发展,解决好燃气企业运行生产及业务发展中的技术问题,为企业的平稳供气和燃气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技术支撑。考虑以后长远发展,燃气企业应增加技术开发投入,增加技术储备。要加强和改善企业管理,提高科学管理水平,把企业机制改革的活力和技术进步的动力充分发挥出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一是加快推进数字化燃气技术;二是加快推进核心技术的研究应用。具体是加快发展综合管理系统、应急调峰供气系统等运行技术研发,解决生产经营范畴的相关问题;加快发展生产指挥系统、客户服务系统、管网保护系统技术,解决安全运行、服务质量范畴的相关问题;三是重点抓好燃气企业的成本管理、财务管理、质量管理和目标管理,建立企业责任制,不断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先进企业的管理经验,提高燃气企业的管理水平;四是注重吸引和培养技术人才,建立人才激励机制,改变国有企业存在对管理及技术人才激励严重不足的情况,制定长远的人才发展战略,把吸引人才做为头等大事来抓。 三、加速燃气基础设施建设 管线建设意味着对资源的掌控,谁拥有了燃气输配管线,谁就拥有了未来的燃气市场。我国燃气企业普遍存在着管道燃气气化率低的问题,同时,一些中小城市供气规模受供气区域较小的限制,难以实现规模经济。 显然,一定程度地开放燃气市场对全方位地筹集资金、加速燃气供气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我国的燃气事业是极为有利的。做为燃气企业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如果能充分地利用这一有利时机,就会扩大企业的供气覆盖区域,使企业得到发展,反之,会失去周边市场甚至遭到竞争者渗入并逐渐萎缩。因此,燃气企业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扩大企业规模,获得规模经济所带来的好处。 四、提高资本运作能力,扩大企业规模 一是打破区域经营的观念,走跨区域经营的道路。过去我国的燃气供应采用的是“一市一公司”或“一市多公司”的做法,这种行政区域的经营方式使得绝大多数燃气企业经营规模较小,远未达到经济规模的水平。为了实现跨区域经营,现有的燃气企业就要打破行政区域,向供气空白的区域辐射,形成较大的供气区域。对于两个或多个相邻,并分别有各自气源的区域,可以采取以一个实力相对强的燃气企业购并其它企业的方一式,或者以多家燃气企业参股整合为一个企业的方式,实现跨区域供气。 二是通过积极地筹措资金扩大供气管网覆盖面的形式来扩大企业的供气规模。可以通过有效地吸收外资、民营资本参股,或者与其他燃气公司合作的方式,建设燃气城市管网建设,迅速增加供气用户。另外还可以通过股份制改组,广泛吸收资金,实现产权的多元化,扩大股本,壮大资金实力。这就要求在融资的过程中,摒弃国有独资的观念,“不拘一格降资金”。 三是提高融资能力。通过融资和资本运作,不但可以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还可通过外资和社会资金参与城市燃气基础设施建设,来弱化政府对燃气企业的价格限制,并凭借国外的管理和人才等方面的优势,按照市场经济规则和方法对现有的城市燃气建设进行投资、兼并和重整,促使国内企业调整组织结构,提高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李冬婷,李惠.关于国有燃气企业发展问题的探讨.城市煤气,2003年(2). 2.谢地,高光勇.城市公用事业运作方式转变与公司治理结构.城市煤气,2004年(2.) 3.余晖,秦虹等.公司合作制的中国试验.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4.周耀东.中国公用事业管制改革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cd33affb2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7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