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上海 ——《上海人活法》读后感 上海——国际大都市,中国最大的城市。2001年之前,我是何等陌生,知之甚少:上海人什么样,外滩有无泥沙,高架线路啥样,东方明珠、金茂大厦有多神奇„„一切的一切,令我好奇;八年的上海生活,如今的我似乎了解了一点上海,读了《上海人活法》一书,好像有了点发言权,也来谈谈上海。 上海人。上海人欺生、上海人称外地人为“乡下人”(暗含贬义)、上海人很小气、贪小便宜、抢座最快、随时随地吃东西„„,初来乍到,还不了解上海人,充进耳鼓的大多是这些贬义词,当然,也不乏领教过。时间长了,看得多了,其实,那些说法,只能适用于极个别的没有文化的极其狭隘的上海人。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可“娘生十子,十子还不一样呢”,北方人不全是各个豪爽,四川人不尽是人人爱辣。哪里的人都是一样,好坏都有,良莠不齐。在上海,我越来越发现,上海人有很多优点:公交车上,有的乘客会拿出一个自制的铁弯钩钩在座位后背椅上,将所带衣物挂在上面;雨天,有的乘客上车后,会将雨伞放在自带的塑料袋里;帮别人投币、刷卡,那真叫积极热心;公路边上,交通协管执法严格,小旗一挥,众多行人步调一致,谁敢先行;如果去邮局取款、汇款、到银行出纳、或乘飞机安检等,绝对不用担心有人会闯进一米线内;如果向上海人问路,他(她)绝对会认真地告诉,有时会领你走上一段路,让你不得不感动。在街上,夏天酷热,骑电动车的女人会飘起一件件漂亮的披肩;冬日雨雨,疾步如飞的男人也会撑起花花绿绿的雨伞。请客吃饭AA制、喜丧嫁娶不收礼,没有虚假,没有庸俗。上海人真是精细、节俭、文明、守纪、热情、美丽。 上海话。2001年7月11日,来零零中学应聘,第一次听到上海话,我恭维考官说:“上海话很好听,有韵律美。”实际是听而不闻。01年9月来到樱花中学,第一次参加教工大会,我真是滥竽充数,将近两个小时的会,竟然没听懂几句。会后才知道大家热烈鼓掌的原因是教师节发1000元钱。随着时间的推移,接触摸索,我似乎听明白了一些,但经常是张冠李戴,笑料百出。上海话真难学。虽然这样,但我还是觉得有些话是很精彩的,比如形容乱七八糟的事情是“一塌糊涂”,不认真做事是“捣浆糊”,可谓极其形象,恰到好处。将“走”讲成“跑”,也很准确生动地描述了上海人的步伐(来上海前,从未见过以跑的速度走路的场面,运动场上竞走除外)。“精神病”、“港督”„„就连骂人,狠中还渗着洋气。探究其所以,原因是上海话滋生的土壤特别——海派文化。为了上好《上海的弄堂》一课,我曾特意去了一趟步高里,走进石库门。走走仄仄的楼梯,看看窄窄的厨房,瞅瞅小小的房间,感受一下老上海人居住的环境。我切身体会到,在那个环境中成长的人,有一点狭隘意识,自我意识是可以理解的,言为心声是自然的。再看看外滩的万国建筑群,上海的洋泾浜现象就不言而喻了。现在的上海人,传承了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汲取了世界各地语言的精华,保存了本帮原有的风格特色,摒弃了有伤风雅的语言糟粕。上海话,真是丰富、鲜活、精辟、犀利、和谐、动听。 上海 生活 。吃,我对上海人的吃没有研究过,对书中“上海人的吃相”一段略微感同身受。上海与北方的吃比起来,可以说有很大的差别:且不说盘子碗的大小、菜饭量的多少、口味的轻重,单说每餐必有汤,就很讲究,什么骨头汤、鱼头汤、罗宋汤、„„,在北方听都没听过,更不用说花样翻新,融进上海的各地特色菜、多元的风味小吃了。穿,我对上海人的穿没有关注过。穿的历史,全国上下,大同小异,运动裤、白跑鞋、中山装、绿军帽、北京绿、国际蓝„„成为昨天的记忆;时尚、名牌、个性的张扬,已成为现在上海人的主流。穿着睡衣出家门,趿拉拖鞋进商厦,这也是上海独有的一道亮丽风景。住,我对上海人的住没有调查过。我曾耳闻过上海住房的改善,又从《上海人活法》一书中窥见了一二,更从住户阳台的摆放上可以推断一些上海人的生活习惯。阳光明媚的日子,家家阳台上挑起的彩旗,主观臆断是其它地方罕见的。环境,在我看来很满意,虽然有酷热难熬的夏日,多雨阴湿的冬季;虽然看不见漫长等待后春绿的惊喜,看不见疾风暴雨后的彩虹。但是,上海有:一条条河,绿水长流;一架架桥,令人心仪。有淡雅的梅花,浓艳的牡丹,粉红的海棠、烂漫的樱花、洁白的玉兰、金桂的芳香„„一年四季,争奇斗艳,芳香四溢;麻雀、乌鸫、斑鸠、白头鹎„„,从早到晚,,婉转悠扬,争鸣不已。草,扑入视野的总是郁郁葱葱;树,映入眼帘的总是枝繁叶茂„„ 愿上海:天更蓝,水更绿,人更美!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d398edecc7931b764ce150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