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主页下载---精品文档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 期末检测试卷分析报告 随着2016年的到来,期末考试的帷幕渐渐落下,这次考试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值得深思的东西,现结合本次阅卷仅作简要分析。 一、试卷特点 整套试卷紧扣中考题型,难易程度适中,覆盖面较广,全面考查了九年级语文上册的内容。无论是基础知识的考查还是阅读能力的检测都能显示出平日教与学的扎实程度。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全卷三大板块:积累与运用、阅读理解、作文;共28个个题目。全卷客观性试题54分,主要包括选择题(1至6题共18分)、古诗文默写填空(7题共18分)、文言文阅读的词汇解释、文言语句翻译(19至23题共15分)、综合性学习(8题3分)等,占36% ;主观性试题97分(含作文60分),占64%。 二、答卷情况统计 本次九年级语文期末考试抽样六个考场共240份试卷,数据卷18份,具体抽样试卷数据统计如下表: 8 7 3 3 3 3 2.16 16 4 3.60 2.26 17 2 1.23 2.86 18 4 2.96 3 2.25 19 4 2.95 3 2.57 20 4 2.97 14.3 21 2 1.50 18 4 3.13 22 3 2.76 1.26 23 2 1.26 1.65 24 3 2.65 2.29 25 2 1.39 2.36 26 2 1.06 2.22 27 1 0.52 1.12 28 60 49 2 2 3 3 3 2 9 10 11 12 13 14 小题 1 2 3 4 5 6 分值 平均分 小题 分值 平均分 2.19 15 2 1.8 三、具体分析 (一)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1-8题,共40分) 1.出现问题及原因: (1)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欠缺较多 。比如第2题,内容是记住了,但是总有错字出现,不能保证做到只要写上就不错字。 (2)缺少知识积累,或是太死板,不知变通。即脖子里挂着大饼最终还是饿死。不仅在这里,文言文阅读更甚。比如第3题,成语的准确理解还是一大关,别说运用,就是理解都有一定的困难。平时虽然注意到了这一点,但学生的知识面太过狭窄,仍是令人头痛的一点。 (3)句子的排序仍是一个难点。原因可能在于这段时间只顾复习文言文了,忽略了综合性学习的复习,以致学生没有引起重视。即使前面已经讲过了规律和方法,由于没能把握好时间,没能进行系统性的复习。 所以基础知识的答题结果差强人意。 2.应对方法: 精品文档 欢迎来主页下载---精品文档 在接下来的总复习中,要依托课本,有步骤、有条理的进行基础知识的复习和巩固,加大练习量,重点问题要详细讲解,反复练习,争取让学生在基础上少丢分,甚至是不丢分。 (二)第二部分:阅读理解(9-27题,共50分) 1.议论文的阅读《自卑也是一种力量》相对简单,共13分。主要考查观点、论证方法、语句理解、内容理解,好好阅读会比较容易的找到答案。不过从中仍然暴露了一些问题。比如答题的规范性、论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在这上面还要继续加大练习量,要让学生在掌握方法技巧的基础上,熟能生巧,有所创新。 2.记叙文《克隆快乐》有些难度,共14分。失误较多的集中在第14、15、16题。究其原因无外几个方面:读文章不仔细,一目十行,文意的理解当然就差火候;读不大懂,不知所言,答题自然离题万里;读懂了但却思虑不周全,答题不全面,在感情的感悟上还有待提高。记叙文阅读向来是平日里练习最多的也是最不容易得高分的阅读,基于此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想方设法调动各种可利用的资源,在平时的复习中、考试中强化训练,提高得分率。 3.文言文考查的是《出师表》及《隆中对》的比较阅读,共18分。纵观这几道题,说难不难,说易也不易。关键是看学生是否能化课内为课外,是否能够灵活运用。问题较多的还是在翻译和理解上。第20题,两个句子翻译,要么翻译错误,要么翻译不到位,丢拉现象比较普遍。原因还是没能很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机械记忆仍是主流。第21题,概括两文段内容大意,随意性太强,审题不清,没有好好思考,没有联系全文去考虑,忘记了规范用词。今后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要让学生始终有一个大局的、整体的概念,规范答题,多进行一些迁移能力的练习,把课内和课外紧密联系起来,以期达到熟练、灵活的运用。 4.诗词赏析考查的是《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共5分。按理说这首词是复习的重点,应该不会有太大问题。但是答题结果却令人不满(即前面所说)。第25题品味“秋”的表达效果、第26题理解“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营造一种什么样的氛围,都答得不尽人意,草草应付。针对这一问题,下学期要在这方面再下大力气,争取让每一个学生动起来,让他们能主动的去发现答案,发现问题,进而能够主动的接受知识,提高正确答题的能力。 (三)第三部分:写作(60分) 本次作文二选一。题一是以《我,并不 》的半命题作文,题二是《在尝试中成长》的命题作文。从答卷看,这两个作文题目对很多学生来说竟都有些难度。主要表现为写出的作文泛泛而谈的较多,不能深挖主题,把握主旨,可见学生还没有形成深度思考的习惯,写作素材枯竭。需要指出的是,书写仍是一大难题。鉴于此,在平时的教学中还要加强学生的素材积累,多看书,多写作;严格要求学生的书写;多方面多渠道挖掘学生写作的潜力,力争出现眼前一亮的作文。 四、改进建议 精品文档 欢迎来主页下载---精品文档 本套九年级期末语文试卷的命题特点及所体现的命题导向,对今后的教学有鲜明的指导意义,而学生在答题中所暴露的一些问题,也说明了语文教学还存在许多不足。因此,在今后教学中注意以下几点: (一)扎扎实实进行“双基”教学。 在我们的语文课上,一些基础性的东西成为“被遗忘的一族”。我们很少带领学生扎扎实实地学词正音;我们很少切出大块时间进行着默读、复述、背诵等被证明是非常有效的“基本能力”的训练。我们过分强调让学生想怎么说就怎么说,缺乏对表达规范性的指导;过分强调自由书写,对说写的交流只重视内容的反馈,忽略了语言的形式;在阅读过程中过分强调自主感悟,对重点词句的咀嚼也有所欠缺。脱离了基础知识和基本运用能力,只能是语文综合素养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金字塔再美丽雄伟,抽掉了基石,也只能成为虚幻的泡影。 在新课程视野下,应该赋予语文“双基”崭新的时代内涵。首先,教师要对“双基”教学加以高度重视。它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而是学习语文的根本。但我们讲落实“双基”,并非突出语文的“工具性”而忽视“人文性”。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犹如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落实双基的过程,就是落实“人文性”和“工具性”的过程。另外,“语文双基”的落实,不是孤立的一两个教学环节,而是渗透在整个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中,它伴随着学生和教师的心灵发展。所以,我们要重视语言材料的积累与训练,严格落实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与检查,加强对所学基础知识的迁移训练,提高运用能力。 (二)对于阅读教学,我们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做到以下几点: 1、把握阅读教学的规律,将工具性和人文性很好地统一起来。 2、改进教学方法,既要切实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要有所创新,给足学生品读文本的时间,教给学生有效的读书方法。 3、要进行科学有序的写作训练。 4、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充分运用我校的各种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和多媒体手段,开发利用语文课程资源,沟通课堂内外。 (三)提高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明确指出“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同时,在阶段目标中要求:“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会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速度。”汉字积淀着中华民族的智慧、文化和精神,热爱汉字、写好汉字是学生的应尽职责,也是文化传承的一种具体体现。但近年来,学生汉字书写能力令人心忧:书写正确率低下,字形不规范甚或不成其为字,字迹潦草,文面乌烟瘴气。翻开学生的作业本、作文本、测试卷,眼前往往是“惨不忍睹”的景象。因此,教师和学生要认识到书写的重要性,平时教学中对学生书写严格要求,精心指导,并进行持之以恒的训练,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精品文档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dee5f73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02be87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