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如何指导幼儿手工制作

时间:2023-05-09 22:32:22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幼儿园教师如何指导幼儿手工制作

导语:幼儿的手工活动是教师引导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直接用双手操作简单工具,对各种形态的具有可变性的物质材料进展加工、改造,制作出有一定空间的、的多种艺术形象的一种活动。它可以开展幼儿手部肌肉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和实际操作的能力。

幼儿手工活动和绘画活动一样,也是有益于幼儿手脑发育的美术活动形式。它是幼儿园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喜欢玩泥土是幼儿的天性。橡皮泥是泥土的良好的替代物,它卫生、无毒,颜色鲜艳,可以重复使用。幼儿也喜欢进展动手动恼的撕纸、剪纸、撕贴等趣味纸工活动。教幼儿制作不仅是一项经济、实惠的活动,而且通过自制可培养幼儿综合运用所学的美术知识和技能,锻炼幼儿动手能力和克服困难的意志。

由于对新的教育观念有不同的理解,还有些教师片面强调幼儿的自主性,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弱化,出现了不敢教、不指导的放任自流现象。知识技能传授与幼儿全面开展并不矛盾,关键是怎样辨证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

最典型地表现在用“像不像”作为评价幼儿作品的惟一标准。幼儿作品里的每一块材料,形状,色彩都充满了幼儿独特的观察力、理解力和想像力。我们常会听到老师这样评价幼儿的作品,“你今天捏的小猪真像,”“你怎么跟老师粘的不一样呢?”如果以这种标准来衡量孩子,会不由自主地拿起孩子手中的泥代替孩子完成作品。孩子不能亲自感受美、创造美的乐趣,也失去了体验成功的快乐,丧失创作的积极性。


制作一件手工作品的目的是什么?意图制约着一切行为的方向和途径。幼儿早期的手工制作多为自发性,就是玩耍。如:幼儿拿到一张纸,把它撕成纸条、碎片,听到了撕纸发出的声音。

使幼儿产生了莫大的兴趣,但其意图是不明确的。因此,教师应注意帮助他们逐步地将意图明朗化。

由于幼儿的思维是直觉的,因而他们对手工制作的构思与成人有显著区别。一般说来,早期的幼儿很少出现“胸有成竹”的状况,大多是在行动中“迁想状物”、“借形造像”。首先,帮助幼儿积累多种表象幼儿表象的积累还应特别注意表象的空间存在形式,教师可让幼儿用眼睛看一看、用手摸一摸的方式来加强对表象形体的记忆。其次,提供多种材料,引导幼儿进展联想。 在手工制作活动中,应把最具有表现力的一些材料提供给幼儿,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意图选择材料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构思出多种制作方案。最后是引导幼儿多欣赏佳作,学习其造型、色彩、构成的艺术手法,幼儿对于造型、色彩、构成的艺术手法的学习,可以通过欣赏的途径来获得。

幼儿的制作与成人制作的最大区别在于他们的操作受其生理发育的影响,不如成人那么灵活、准确。因而制作的手工作品显得粗糙,不整齐、不平滑。在活动中,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展指导训练。

手工工具和材料使用方法的掌握是手工制作的关键所在,因此,教师首先要注意根据幼儿身心开展的年龄特征,有选择地引导幼儿学习一些手工制作的工具和材料的根本的使用方法。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e26027908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