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定义 1. 化学: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2. 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例如:玻璃碎了,水状态的改变等。 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点和沸点等。 3. 化学变化:有其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又叫化学反应。 例如:燃烧等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4. 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他们之间不发生反应,各自保持着原来的性质)。例如:空气、溶液等 纯净物:只有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例如: 5. 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生成的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多变一)。 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反应生成多种物质的反应。(一变多)。 6.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又叫触媒)。 7. 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例如: 化合物:组成中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例如: 8.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的化合物。 9. 相对原子质量(Ar):以一种12C质量的原子的质量跟它的相比较所得的比。 核电荷数:原子核带的正电荷数。 1为标准,其他1210. (1)元素:具有相同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每一个人一个事物都有自己的名字或符号,同样元素 也有自己的元素符号,每种语言符号的书写是不同的,为了书写和学术交流的方便,采用国际统一的符号来表示各种元素。 元素符号书写规则:a、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b、由2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 牢记前20个元素的中文汉字和元素符号的书写。 (3)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a、宏观意义——表示一种元素;b、微观意义——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c、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元素符号还表示这种物质。注:当元素符号前有数字时只具有微观意义,即表示几个该元素的原子,如2H表示2个氢原子等。 11. 化合价:化学上用“化合价”表示原子间相互化合的数目。 结合化合价歌诀牢记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并会计算某些元素的化合价。 化合价歌诀:一价氢氯钾钠银,二价钙镁钡铜锌,三铝四硅五价磷,二三铁,二三碳,二四六硫都齐全,氧汞(铜汞)二价最常见 12. 化学式 (1)定义: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2)化学式表示的意义:a、表示一种物质;b、表示该种物质的元素组成;c、表示1个该物质的分子;d、表示1个该分子的原子构成。注:当化学式前有数字时只表示几个该物质的分子,如2H2O表示2个水分子。 (3)书写规则: ①当某组成元素原子个数比是1时,1省略 ②氧化物:把O写在右边 ③由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④单质: 13. 相对分子质量:(Mr)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元素的质量分数: 14. 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15. 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符合客观事实和满足质量守恒定律。 表示了各物质的质量比(和物质的量之比)。 16. 物质溶解性口诀:钾钠铵硝均可溶,盐酸盐除AgCl,硫酸盐除钡钙银,碳酸盐只溶钾钠铵。 17. 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得氧失氢。 还原反应: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得氢失氧 18. 燃烧: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三个条件:可燃物、氧气和温度达到着火点。 19. 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20. 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如水等)。 溶质:溶剂里溶解的物质。 21. 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 22. 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的溶液。 23. 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24. 酸: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碱: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盐: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混合物。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e4f435677232f60ddcca12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