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概念

时间:2023-04-30 21:20:12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找概念(print)

1



思维科学:自然科学 社会科学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是社会意识的具体存在和表现形式,是以追求世界的本源、本质、共性或绝对、终极的形而上者为形式,以确立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内容的社会科学

2

经营、领导 共契

基本定义

1.从管理的协调作用方面来说,管理是协调人力、物力、财力以达到组织的目标。 2.从管理作为一个过程的作用来说,管理是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管理的基本原则是“用力少,见功多”以越少的资源投入、耗费,取得越大的功业、效果。 分为四种情况:产出不变,支出减少;支出不变,产出增多;支出减少,产出增多;支出增多,产出增加更多。这里的支出包括资金、人力、时间、物料、能源等的消耗。 文化

经济 政治

文化是一个群体(可以是国家、也可以是民族、企业、家庭)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思想、理念、行为、风俗、习惯、代表人物,及由这个群体整体意识所辐射出来的一切活动。传统意义上所说的,一个人有或者没有文化,是指他所受到的教育程度。后者是狭义的解释,前者是广义的解释。

学人物:1. 老子《道德经》2. 《周易》 1. 亚里士多德

1思想即理性认识,是相对于感性认识而存在。是对于感性认识加工的结果。

2 [thought]∶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 通过感觉得来而储存在大脑的东西称为“记块”记块被生物钟的提示功能提取并暂时存在思维中枢的结果叫“忆块”,忆块被定向组合得来的东西叫“思块”,思块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思维”或“思想”或“思考”。在大脑里进行而没有表达出来的思块叫“脑语”(又叫“思想”等),通过语言和行为等方式将自己的思块表达出来分别叫“嘴语”(又叫“口语”)和“行为”(或叫行动),嘴语和行为合称为“能块”,能块就是一个人能力的表达。思块没有社会价值,但是它决定了你的大脑内的知识储存的状况,所以它同时决定了你的能块的发挥,一个人聪明与否,就是由能块决定的。

概念是人们用于认识和掌握自然现象之网的纽结,是认识过程中的阶段。思维要正确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辩证运动,概念就必须是辩证的,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特殊性与普遍性、抽象性与具体性的辩证统一。概念还必须是灵活的、往返流动的和相互转化的,是富有具体内容的、有不同规定的、多样性的统一。

自:自己;非他因而自有。然:这样;这样的状态。自然指相对于人主观意识的客观存在。 自然 哲学范畴。源于“存在”一词的词根“bhubheu,含有产生、生长、本来就是那样的意思。罗马时代,开始使用nature在中国,“自然”的最初含义亦指非人为的本然状 山显示出不同自然现象的组合 态。如《道德经·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亚里士多德认为,自己如此的事物,或自然而然的事物,其存在的根据、发展的动因必定是内在的,因此“自然”就意味着自身具有运动源泉的事物的本质,“本性就是自然万物的动变渊源”《形而上学》从而从原始的“自然”含义引申出作为自然物之本性和根据即“存在”本身的自然概念。在近代,Nature则主要指存在者之整体,即自然物的总和或聚集。在这个意义上,它与“自然界”

3

4 思想

5 概念

6 自然


同义。如恩格斯说:“整个自然界形成一个体系,即各种物体相互联系的总体。《自然辩证法》随着人类的社会实践、工业和技术活动的深入展开,自然概念获得人与自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自然,即马克思所说的“人化的自然界”《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26页)的新内容。在现代,鉴于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哲学家提出作为生态系统的自然概念;生态系统是一个由相互依存的各部分组成的生命共同体。认为人类和大自然其他构成者在生态上是平等的;人类不仅要尊重生命共同体中的其他伙伴,而且要尊重共同体本身,任何一种行为,只有当它有助于保护生命共同体的和谐、稳定和美丽时,才是正当的(利奥波特《沙乡年鉴》 所以,自然中其实很多中需要保持他的原来的状态,才附合自然界的规律.

7

理论

任何理论都是一种客观上的规划(政治 经济 思想 科技

1、人们由实践概括出来的关于自然界和社会的知识的有系统的结论。《现代汉语词典》 2、辩论是非;争论;讲理: 他正在气头上,我不想和他多理论。 3-1由逻辑的或数学的陈述所连接的一组假设或命题,他对经验现实的某一领域或某一类现象提出解释。

3-2在不太严格的意义上,有关现实某一领域的任何抽象的、一般性的陈述都可称为理论,他通常包括对一般性概念的详细阐述。《哈珀柯林斯社会学词典》美国 任何引入新的照射源或照射途径、或扩大受照人员范围、或改变现有源的照射途径网络,从而使人们受到的照射或受到照射的可能性或受到照射的人数增加的人类活动。

时间是人类用以描述物质运动过程或事件发生过程的一个参数,确定时间,是靠不受外界影响的物质周期变化的规律。例如月球绕地球周期,地球绕太阳周期,地球自转周期,原子震荡周期等。爱因斯坦说时间和空间是人们认知的一种错觉。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从一个起点处开始,这也是时间的起点。

逻辑(logic)是在形象思维和直觉顿悟思维基础上对客观世界的进一步的抽象,所谓抽象是认识客观世界时舍弃个别的、非本质的属性,抽出共同的、本质的属性的过程,是形成概念的必要手段。该词最早被清末的严复翻译成汉语。

认识是主体收集客体知识的主动行为,是认识意识的表现形式。

主体是有生命的物体,是行为的主导者和实行者。生物主体具有行为的需要和行为的能力,行为是生物主体的日常生活方式。

主体的日常行为可以分解为思维、认识、实践三种具体形式;主体具有的行为需要和能力也可以分解为思维、认识、实践三种具体的行为需要和能力。主体是思维、认识和实践的主导者和实行者,主体具有思维、认识、实践的需要和能力。

8 9

实践

世界观 方法论 人生观

10 时间

11 逻辑

12 认识

13 社会化社会化大生产又称生产的社会化,是指同小生产相对立的组织化、规模化生产。它表现在

大生产 生产资料和劳动力集中在企业中进行有组织的规模化生产;专业化分工的不断发展,各种

产品生产之间协作更加密切;通过产品的市场化和市场自动调节,使生产过程各环节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14 经济

公元4世纪初东晋时代已正式使用“经济”一词。“经济”一词,于古文中的解释是“经世济世”“经纶济世”“经世济民”为主要含义的。其在中国古代文化和古代文学中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概念,充满了丰富的人文思想和社会内涵,古代名联中一句“文章西汉双司马,经济南阳一卧龙”,这里面的经济就是经纶济世的意义。而我们可以看到“经济”这个词语在古代所代表的是知识分子的责任之一,而且是非常有深度、广度、高度的一个词语。能做到“经济”二字的人必须文能安邦兴业,武能御侮却敌。古代知识分子,特别是儒家学派的众人,会按照《大学》中“三纲八目”的要求去做学问、做人,而三纲八目最高的要求就是做到“治国平天下”这个就是古代“经济”一词的最外向的表示。 至于现代“经济”一词实为我国引进日人翻译的结果。在清朝末期,日本人掀起工业革命浪潮,接受、吸收、宣传西方文化,大量翻译西方书记,将“economics”一词译为“经济”。在新文化运动中,日本所学习过的西方文化向中国传播,故而经济一词新意被中国引用。 如同“哲学”一词,中国古代是没有哲学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fa39318227916888486d779.html